而诸葛亮,表面上看似平静,内心却也在激烈地挣扎。他对天下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深知出山意味着要卷入无尽的纷争之中,不仅自己可能会陷入危险,还会牵连到身边的人。
但他又心怀天下,不忍看到百姓在战乱中受苦。这种出世与隐居的矛盾,让他在抉择面前犹豫不决。
这时,张角决定坦诚相待,他讲述了自己亲眼目睹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声音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先生,如今这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我曾在困境中得到过百姓的帮助,他们虽生活困苦,却依然善良淳朴。我发誓,定要为他们谋福祉,让天下太平。”
刘备也神情凝重地说道:“先生,我身为汉室宗亲,看到汉室衰微,心中痛心疾首。我欲恢复汉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还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诸葛亮听着二人的讲述,心中不禁一动。他们的经历与自己心中的抱负产生了共鸣,那份真挚的情感,让他感受到了二人的决心。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容,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就在陈誉和刘备以为已经说服诸葛亮,满心欢喜地准备离开时,一名童子匆匆跑了进来,递上一封信件。诸葛亮接过信件,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
“怎么了,先生?” 刘备心中一惊,连忙问道。
诸葛亮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你们攻下襄阳后,流民众多,食物不继。若要我出山,你们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安抚流民。”
张角和刘备闻言,心中一沉。他们没想到,在即将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之时,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
陈誉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了自己所在的乐园。他心中一横,决定透露一些信息:“先生,我有办法。我曾在一处神秘之地,得到了一些物资,其中有高产的土豆等种植物。只要合理种植,定能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诸葛亮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竟有此事。你且详细说来。”
陈誉便将土豆的种植方法和产量等,向诸葛亮详细讲述了一番。诸葛亮听后,陷入了沉思。
“若真如你所说,这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其中,还需仔细谋划。” 诸葛亮说道。
陈誉和刘备心中一喜,他们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能解决流民的食物问题,诸葛亮出山便有了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