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易中海还未能重获自由,易大妈的后事最终是由街道办事处协助处理的。”“易中海没有卖掉房产吗?”李安然后再问。
“没有,如果卖了房子,等他出来后住哪儿?”李景江摇头,“秦淮茹也非常理智,知道以后可能还得靠老易的帮助,所以没有 ** 他们卖房。”
李安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命运确实非常波折复杂。
“这样算下来,我们现在在院子中拥有不少房子了。”李安扳着手指计算道:“我们家两间,老郑家一间,贾家和何雨水家各一间,许大茂两间,以及老太一间,加起来就有八间了。”
“现在还早,这个院子居住着几十户,上百口人。即使这几户离开,还有很多家在住。现在的形势也让我们不方便采取进一步行动,毕竟大家都很警觉。”李景江提醒说。
“是的,目前就维持这样。”李安然点头同意,“拥有这么多房产已经足够我们现在使用,将来有机会再考虑扩大。”
“对了,爸爸,现在你在食品厂负责吗?”
“是的,轧钢厂的工作已经移交出去了。”李景江确认道。“给了杨厂长?”
“就是他。”
“看来上级领导还是很重视你的意见。”李安然对此并不惊讶,毕竟杨厂长是最合适的人选。
唯一让他关心的是,这个职位杨厂长还能保持多久?
要知道,这次是他两个势力相互争斗而两败俱伤,才给他带来了这样的机会。不过轧钢厂厂长的位置也成为了双方的眼中钉,因此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即便是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杨厂长的工作也不会十分顺畅。
不过现在已经是75年了,距离1976年并不遥远。待大风暴平息,时代巨变时,杨厂长或许才有机会稳固地位。
“大领导常提起你的好话,你明天记得去他那里,把工作汇报一下。”李景江提醒。
“放心,我早有准备。”李安然笑了笑,“现在大领导对我们家支持甚多,我一定会牢牢把握这份机遇。对了,爸爸,你食品厂的事务还顺利吗?”
“还挺顺的。”李景江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儿子,“在几位领导的帮助下,接手工作后一切都比较顺畅。虽仍有少许难题,但也都是些小事情,我基本都能应付。”
“这也有好处,通过建设下级养牛场,能够带来不少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大伙都能得到一定的利益分配,以后开展工作时合作也会更加顺利。”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李安然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常言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再说关注实利比起讲感情实在太多了,万一遇到事情需要行动时,心里也更干脆不会动摇。”
“那你呢?儿子,你的计划是什么?”李景江不想过多讲述工作的事情。
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父亲如果不能处理好工作,确实也难以面对。
“我也就那么回事,还是按部就班的做。”李安然微微一笑,“先返回岗子,专注于水培牧草与室内养殖这两个项目的启动,尝试扩大规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打算在村里建一家养鸡场、养猪场和养羊场。利用水培牧草供应青料,这几个养殖场的日产量废物可以作为肥料循环使用,保障山地粮食生产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