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某片区域的任务之后,便立刻对农作物进行脱粒并将其装载上车,随即运至村落的谷物干燥场所进行晒干。

与此同时,在收割过程中产生的小麦秸杆或稻秆也不再被抛弃,而是被打成碎屑与其他绿色饲草、豆饼、小麦麸皮、大米粉等原材料混合,利用专业的压缩机加工生产高质量的颗粒状饲料。

这些制成的饲料不仅能满足兔子、猪的需求,还能供村子里饲养的牛、羊、马、骡子甚至家禽食用。

等秋季收割任务圆满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上缴农业税了,这对经历过两世生活的李安然而言,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让他觉得既有趣又充满新鲜感。

“来收税了!”

对岸的柿树梢头刚探出一钩新月,老书记的声音就已经通过电喇叭响彻岗岗村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安然刻意没有回到林场休息,而是留宿在学校里的宿舍。

当他赶到稻谷脱壳的地方时,只见村民们一个个担起箩筐,肩上的毛巾不停摆动,纷纷赶来。

刚收割的谷堆周围早已聚集了不少人,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正忙着逐个称重、记录。

在如水的月色映衬下,那些小山似的稻谷仿佛闪烁着丰收的光辉,因为李安然引进的有机肥以及开发的多块梯田,今年的丰收是名副其实的小丰收。

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几乎是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到了这里。

一排排装满稻谷的箩筐不断地搬上两辆载重三轮车的车厢。

连那曾经被拆下的手扶拖拉机也被重新装配起来,它的车厢很快也被填满。

看着三辆装载着满满当当稻谷的车辆,不仅是老书记乐得合不拢嘴,村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要知道,以前上缴公粮,大家都必须连夜出发,推独轮车、驾驴车,甚至不惜让平时舍不得使用的牛马来运粮食,以便早一些到达合作社粮站以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

小主,

“书记,既然今年有车了,这么早就出门,还有必要吗?”望着繁忙的打谷场,李安然后不觉问道。

“当然早了更好啊,更好!”老书记抽着他的烟斗,轻轻摇着头,“虽然今年有了汽车,但是合作社的粮站压力很大,周围的村子也都需要在那里交公粮。”

“早点到、早交完,心里才能踏实。”

李安然后轻轻点头,他知道交公粮这事,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

即便有了车能够节约不少路上的时间,也难免会有不测,所以早早出发总是好的。

当所有要上缴的公粮装上车之后,打谷场上剩下的粮食已所剩无几。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把所有收获的稻谷都上交,村民们的胃还是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