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迅速整理了心绪,故意装作喝醉,返回房间让三人负责收拾晚饭后的场面。
不出所料,不久便有人来访。
李安然礼貌地以父亲饮酒过量为由,一一谢客。处理几个人之后,再也没有人打扰。
收拾妥当后,开始准备做年三十夜里的重要食品——饺子。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饺子饺子,交在子时。”
按传统习俗,除夕之夜须在12点之前包好饺子,留待子时享用。因为此时正值农历新年之始,吃饺子寓意迎接新一年,且“交”与“饺”音相近,有庆祝团圆、祈求幸福和顺遂的意思。
过年食饺子的习俗有多种传说,一说是纪念盘古开创天地、告别混沌状态;另一说法则是因与“混囤”谐音,表示五谷丰登。民间还有相传这一习俗与女娲造人有关。
据说在古代,当女娲用水和泥土创造人类时,天气非常寒冷,导致这些黄泥人耳朵容易被冻坏掉。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女娲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在人耳处刺了一个小孔,穿过一根细绳,让绳子的一头由人们自己衔在口中,以此保持耳朵与头部的紧密相连。
普通民众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开始仿制这一形式——他们用面团塑形模拟人的耳朵,并在其中加入不同的馅料(相当于古人的那根细绳),最后用牙齿啃噬,享受这份食物。
对于这一故事的真实性,如今早已无人深究。但饺子作为新春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它受欢迎背后的主要动力有两个方面:
首先,饺子的外观酷似古时候用来储藏财富的元宝,人们借春节期间品尝这种美食表达了对财运和好运来临的期望。
其次,鉴于饺子内可包裹多样化的馅料,这便成为人们将各类美好祝愿封存于内的理想途径——以此预示新的一年里能够实现心中的愿望与梦想。
在制作饺子时,大家常常会添加金币形状的如意、甜糖粒、炒过的花生、红枣及板栗等,分别寓意未来的日子里万事顺心、身体健康长寿以及早日迎接家庭新生力量。
不同地方的人们还会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在享用主食的同时选择其他配菜或点心增加餐桌吉祥氛围:
比如吃豆制品意味着家庭和谐,选择柿饼代表着事事顺畅;三色蔬菜对应春季生机勃发的美好图景,而多样菜品则寓意十项全能般的完美生活状态。
在中国南部的某些社区,居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