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先回家。中午咱们去便宜坊吃焖炉烤鸭。”李念说着,就要拿起行李包。
“姐,你拿这两个吧,轻一些。”李安然递给了李念两个已经吃得差不多、只剩一半的食物袋,自己则提起了最沉的两包。李景江也帮着提了两个。
等众人离开了火车站,李念建议直接搭公交回家,但李安然却另有打算:“姐,英子好不容易来一回,反正也不远,我们就走着回去好了。”
“火车站这儿的公交车太挤,我们又带着这么多行李不方便。”
“这事得怪我,原以为东西不多呢。”李景江微微一笑,“要是早知道这样,我早就找个吉普车开过来接你们了。”
“爸,你居然能借到吉普车?”李安然显得有些意外。
自从上次父亲离家后,两人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李安然也因此得知父亲更换了工作。从以前的一线司机岗位,转至车队调度的工作,不仅工资丝毫未减,工作也轻松许多。不必再昼夜兼程,每日只需上白天班,较之从前舒坦了许多。理论上讲,这份工作要比原先更好,但在许多人看来,开汽车仍是更为吃香的工作——每次外出都有额外收入的机会,除了可以顺便拉人赚一笔,甚至还能帮人带货。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七十年代,即便到了九十年代,在国营企业中,驾驶车辆依然是一项非常实惠的工作。因此,人们常说的“汽笛声起财源滚滚,轮胎转动好运连连,轻踩油门幸福到来”的话,在往后的时间里,仍然被广为传颂。即使到了21世纪,不论是国有还是私企单位的司机,仍然是一份美差。正因为此,当李景江考虑从前线退下时,不少人愿意接手他手中的车。
但李景江有一个已经跟随自己许多年的徒弟。偶尔出行的时候,李景江也会带着这位徒弟一起,虽然后者并不会因随车外出而领取任何出差补贴。学徒阶段主要还是为了学手艺,能领到一定的薪资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个年代,学习开车是一门复杂的技艺,没有师傅指导,想要学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这次让位,李景江为了让徒弟能够正式上岗,他在台前幕后都费了不少心力。这并非无谓的好意——在他心中,这位正式拜师并举行过拜师宴的小徒弟小伟,就好比亲生的儿子一样。家中如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小伟一定会尽心竭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从小伟成了李景江的徒弟之后,像冬天储存大白菜、搬运煤炭、家中的房屋维修等工作,李安然一家再也没有操劳过,都是小伟在积极主动地承担下来。不仅是小伟乐意做这些事,就连他的父母亲人都会时不时提醒他要好好照顾师父一家人,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冲锋在前。
尽管为让徒弟转正,以及将自己调岗到工厂调度室的过程中,李景江花了一些心思和财力去打通关节。不过幸而有李安然提供的金条作为支撑,加之他本身积累的良好信誉与人脉,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较为顺利地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