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然不想参与其中的谈话,坐在过道的一侧的桌子旁,先是无聊地看着车外的风景,随后索性拿出了关于建筑工程的书阅读。

正在看书时,对面的位置上有人坐了下来。

李安然抬头一看,愣了一下,感觉这人脸孔相当熟悉。

这个人看起来上了点年纪,脸上布满了清晰的皱纹,皮肤显得比较粗糙,一看就是一个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劳动者。

但是通常这类人很少有机会坐到软卧或硬卧,大多数只能坐在硬座,甚至有时候只得购买站票。关键问题并不是这些,而是这张脸李安然似乎在哪里见过。

“年轻人,你也从事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吗?”这位中年男士一开口便是浓重的东北口音。

“嗯,算是。”李安然点点头回应。

“到底算不算嘛?什么叫‘算是’?”中年男士似乎来了兴趣。

“哦,我是一名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东北的一个屯子里被安置的。”李安然按捺住心中的猜疑,笑笑道:“因为懂得一些有关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所以帮屯里建了一砖窑和水泥窑。”

“屯子里打算建一所学校,我这不过是被迫上马的项目。虽然准备得很仓促,但还是希望能在过年之前顺利推进一点。”

“哟,小伙子还挺厉害的嘛。”中年男士笑了笑,“年纪轻轻就能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建立起一座砖窑,成功了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最初肯定是有一些挑战的,但我们逐一解决了。”李安然笑着回答,“制砖和生产水泥的质量都挺好的,现在已经专供镇上用了。当然,主要还是要感谢当地 ** 的支持,还有屯里乡亲们的团结努力,光凭我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完成的。”

正当他们交谈的时候,旁边忽然传来另一个声音。

“那可不是,屯子里的砖窑和水泥窑全是安然哥哥的功劳!”这次插话的是英子,“连学校的修建也是安然哥哥一手包揽,设计图、开工,包括地基的挖掘,都是他亲自干的。”

“英子,我在跟老同志聊天呢,别随便插话。”李安然赶紧朝英子瞪了一眼,然后又看向燕子她们,“燕子,如果你们真的没事儿,就用我包里的扑克牌打会儿扑克,别打扰到别人。”

燕子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田润叶一把拦住了,并顺势将英子也拉了过来。“英子,过来,不要影响你安然哥和老同志谈话。”

“真不好意思,小孩们不懂事。”李安然笑着说,随手掏了一盒大前门香烟递给对方,“老同志别见怪,来根烟消消气。”

“你这小同志倒挺会来事儿。”中年男子笑着接过香烟,“哎,还是大前门,好烟啊。”

“出门在外,有备无患。”李安然晃了晃手中的香烟,脸上露出坦然的笑容,“所以即使我不抽烟,也总会准备几根。”

“看你这么年轻,真是个让人意外的知青。”中年男子说着叹了口气,“我家也有两个孩子响应号召,如果他们也能像你这样懂事该多好。”

李安然没有接过这个话题,而是拿出火柴,双手护着点燃后递给对方。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李安然,笑着点燃了香烟。“小同志,尊姓大名?”

“姓李,木字旁的李,李安然,家在四九城。”李安然吹灭了火柴,将其放到桌面上,顺便打开了点车窗,免得烟味熏到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