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不大,人又多,垛的块头特别小。
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还真是有这可能。
李氏给几个侄子一人一文钱。
收了压岁钱,李满仓等齐齐道谢:“谢谢姑姑。”
“拿好了,回家给你爹娘帮着收起来。”
“好~”
沈书凡也收到了李氏给的一文钱。
“我也有,昨天爹娘已经给了压岁钱了啊。”
大年初一的一大早,他一起身,就收到了爹娘给他的一两银子的压岁钱。
小主,
这对只有三十来两全部家当的四房来说,一两银子可以说是很多了。
李氏道:“不一样,收起来就好,当然了,别和你堂兄弟他们说。”
“谢谢娘。”
因为沈家是没有给压岁钱这个说法的。
哪怕年三十那晚沈老汉说了老大给孩子们准备了的话。
但大房的依然没往外出手的意思。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各房头都没给过。
但李家不一样。
沈书凡刚去认门,娘家就给了100文钱,这是和其他侄子侄女出生时一样的看待。
以往李氏回娘家才给压岁钱的。
可这次孩子们进门来了,那她就得给~
半个时辰左右。
沈家外嫁的女儿沈守秀回娘来了。
今年去接沈守秀回来的是四房的沈守义。
往前几年的初二,也都是二房、三房、四房的轮流去接沈守秀回来。
大房的大哥,没空去接,就连见个面的机会也没有。
钱氏、孙氏和李氏都是等沈守秀回来之后,聊几句话再回娘家。
也算是把沈家让给沈守秀和她爹娘,让他们好好亲香亲香。
各家其实都是这样的。
有如大房那种见不着面的也大有人在。
沈守秀的婆家日子过的并不好。
但她还是提前就攒好准备了七文钱,分别用小红纸包成了元宝样。
打算给家里的侄子侄女当压岁钱的。
她已经习惯了见不着大哥一家的面。
只是打算掏钱的时候,才发现四房的李家来的孩子有些多。
就算把大房的挪出来,她准备的小红封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