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萧眉毛微挑,似乎有些意外宋清和这么快就想通了,他本以为这位忠心耿耿的县令会抗争到底。
“没想到宋大人如此明智。”林萧笑着拱了拱手,“有你相助,青岚县的百姓有福了。”
宋清和苦笑一声:“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我不过是不想看着青岚县生灵涂炭罢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就开始处理政务。”林萧起身告辞,“宋大人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翌日清晨,宋清和早早地来到了县衙大堂。
林萧已经坐在了大堂正中的位置上,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文书。
“来得正好,这些都是昨天下面送上来的事务,宋大人帮我看看。”林萧随手将一摞文书推向宋清和。
宋清和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不多时,他的眉头便紧锁起来。
“这个不对。”宋清和指着一份文书,“北城门的粮仓调配有误。每日出粮四百石太多了,三百石足矣。若按此数目,不出一个月,北城粮仓就会空空如也。”
林萧点点头:“改。”
“还有这个。”宋清和又指出一处,“城南的税收不应该全部用于修建城墙,至少要留出三成用于赈济贫民。”
林萧眯起眼睛:“为何?”
“城南多贫民,若不赈济,民心难稳。”宋清和解释道,“况且,修城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需要人力。赈济贫民,他们才有力气干活,城墙才能修得更快。”
林萧赞许地点头:“宋大人深谋远虑,我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宋清和又找出几处不妥之处,林萧一一采纳。
“其实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宋清和放下手中文书,神色凝重,“黑潮军势大,真要打起来,青岚县的县兵根本不够看。”
林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宋大人,这点你大可放心。跟我来。”
林萧带着宋清和和裴雪衣离开县衙,直奔城东的校场。
远远地,一阵整齐的呐喊声传来,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杀——!”
走近校场,一幕震撼人心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足足五千名士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训练有素地做着各种演练。
青山村的一千护卫队也来了。
他们身着统一的皮甲,手持长枪或弓弩,动作划一,声势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