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虾饼

谢青章很是坐得住,没有半点着急模样,抿了一口茶不说话。

要比修“闭口禅”的工夫,在座谁都比不上谢青章。

既然他摆明不想说,王离索性揭开这个话题不谈,与汤贺说起近日京兆府和大理寺一共查办的案子来。他的目光时不时往隔开大堂与后厨的那道帘子望去,满心期待着接下来又有什么没见过的新菜式。

过了一会儿,就看见那布帘子被掀开,刚刚上菜的孟桑端着木托盘缓步靠近。

王离和汤贺不约而同停下交谈,微不可见地坐直了身子。而一旁的谢青章看似纹丝不动,视线却淡淡扫了过去。

孟桑走近,将菜式一一呈上,收走桌案上已空的碗盘。

“凉拌鸡丝、清炒时蔬、酸豇豆炒肉末、芙蓉蛋……另有两道热菜与汤点未上,客人慢用。”

孟桑手中端着东西不便叉手,微微欠身后退下。刚入后厨,转身时,她透过被风吹动的布帘子朝大堂瞥了一眼,隐约能瞧见三位客人谁也没再说话,只专心致志地吃菜,仿佛生怕筷子伸得慢了,少吃几口就会亏了一般。

看着三位郎君的模样,应是对今日的宴席还算满意。

就在此时,那位被唤为“修远”的绯袍官员似是察觉到什么,偏头看来,刚巧与孟桑的视线对上。

清俊模样的郎君面无表情,看着如同高岭之花一般遥远,气质冷清,但有了唇边那一点酱汁在,却又显出几分平易近人。

面对这种五品以上的高官,孟桑不敢多直视,连忙将木托盘搁在一边灶台上,叉手行礼致歉。

微风已过,布帘落下,阻隔了大堂与后厨,孟桑悄悄松了一口气。

怪美色误人,差点冲撞了对方,只盼这位高官是个好说话的性子,不会计较这些。

后厨忙到不可开交的姜老头急声唤道:“桑娘莫要发愣,还有两道热菜未做,其中那道酥骨鱼可是你的拿手菜式!”

孟桑连忙应声:“这就来!”

-

吃完宴席,已是酉时。

王离是今日请客摆宴之人,银钱是早早付下的,但因这一回吃完实在餍足,离开时又单独留了半贯钱作为赏钱。

三人走出食肆,接过各自家仆手上的缰绳,打马往坊门而去。

此刻,外头已没有白日里那么热,微风拂面,很是舒适。

王离心情极好,又想起方才无意间提到的国子监公厨一事,随心打趣道:“修远,若是能将这家食肆的庖厨招去国子监,应当也能堵住那些高官子弟挑剔的嘴巴,不如试试?”

许是这一顿宴席吃着实在舒心,谢青章面上难得带着几分轻松惬意。

他闲闲瞥了一眼王离:“一看便是店家自己开的食肆,自家人为庖厨,若是硬要招入国子监,岂不是断人家生意?”

一旁的汤贺颔首,露出赞同之色。

王离哼哼两声:“你倒是不着急,且等日后圣人问起此事,看你这厮要怎么应对!”

三人打马闲谈,各自回坊。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姜记食肆的姜老头孤身一人,快步往务本坊的方向而去。

-

直至坊鼓敲响,各坊坊门即将依次关上。

姜老头踏着最后一波鼓声,趁着昏暗天色回到姜记食肆后,径直去到后厨,不出所料找到了孟桑。

闻着酸辣香气,看着仿佛一点也不关心五日后是否能找到活计与住处,丝毫不在意仪态,正在尽情嗦凉粉的孟桑,姜老头一时无语凝噎。

忙着出去找人,正饥肠辘辘的姜老头:“……桑娘,给我也做一份。”

孟桑往口中塞一大筷子,含糊应声,手脚利索地又做了一碗凉粉递给姜老头。

灶膛里跳跃的火焰在墙面打出一道道阴影,一老一少就靠在灶台边,默契地吃起凉粉。

用完暮食,姜老头搁下碗筷,直接宣布:“桑娘,我方才去找了一位好友,让他帮忙为你寻个活计。明日,记得准备三道拿手菜,一荤一素一面食。”

“只要能过了那老儿的考校,你便有个稳妥去处了。”

因着放多了辣椒油,还被辣得回不了神的孟桑抬起头,傻愣道:“啊?”

见此喧闹场面,蓝衫郎君噗嗤一笑,又瞅见孟桑眼中转瞬即逝的郁闷,不禁笑意更浓。

好一个鲜活有趣的女郎。

有一脸满面笑容、端着刚出锅索饼的监生瞧见蓝衫郎君,手忙脚乱想要行礼:“学生见过白博士。”

白庆然和气地摆手:“快要上早课,你快去吃朝食罢!”

说罢,他径直往孟桑所在之处去了。

一路上不断被其他监生认出,齐齐行礼,这番动静不免引起孟桑的注意。

孟桑刚抬起头,白庆然已经走到桌案前:“看来孟女郎在国子监过得很好,回头让七娘晓得,她也该放心了。”

听他提到七娘,又有监生唤“白博士”,孟桑当即猜出此人身份——宋七娘的恩客,曾在自己入国子监食堂一事上出过力的太学博士。

孟桑一双杏眼倏地亮了,微笑道:“总听七娘提起白博士,今个儿总算见着,还未谢过白博士相助。”

白庆然挑眉,唇角勾起:“确定是相助,而不是差点添乱,误了要事?昨日七娘可好生埋怨了我一番呢。”

他生了一副俊朗相貌,桃花眼自带三分风.流,即便快到不惑之年,却不曾消减一丝一毫的倜傥,反而独具韵味。提起宋七娘时,唇角更是自然而然翘起,眉眼温柔许多。

此时,孟桑总算了然几分。

怪不得能让名满长安的宋都知时不时惦记着,眼前这位才华横溢的风.流学士,未免生的过于俊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