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衡笑道:“还有广州人叫飞机厂,一般说的是东山厂,韶关厂是个新厂。陈总司令当政后,对老厂条件不太满意,在他扶持下,两年前(1934年)韶关厂才建起来的。
“那当时为什么要选在韶关?”邢骁霏又问。
“这里通铁路,也有现成的机场,设施不错。试飞条件也很好。
城南机场原本就是临江的一大片沙滩,又地处浈武两江交汇,要是飞机试飞时出现故障,飞机可以利用韶关江多江面宽的条件,水上迫降。等于有一水一陆两个机场。”
“明白了,”邢骁霏犹豫了片刻,没有贸贸然掏出蚊式的设计图,而是换了个方式问道。
“周厂长,布伦海姆您也看过,以韶关厂的现有条件来说,要仿制布伦海姆这种单翼双发中型轰炸机难度大吗?”
……
两人都是对飞机充满热爱的人,围绕这个话题,立刻就很热烈地讨论起来,说到这个,一直没说话的齐乐桓也积极地加入进来。
短暂而高效的一番讨论,暂时的结论是要想仿造这个大家伙,对华夏薄弱的工业底子来说,实在有点过于艰难了。
通过讨论,邢骁霏倒更坚定了自己的初衷,还是只有蚊式的木质飞机路子,更合适华夏的现实。
韶关厂有陈济棠大力扶持,厂房设计参照当时美国最新飞机制造厂的原模样,光基建费就花了35万港元。又有周宝衡这样精干的管理者,人才云集,建设了两年半,已经是华夏最大最好的制造厂了,但还是很难造中大型飞机。
机身机翼机尾都用合金材料,这个对华夏工业要求太过奢侈了。即便到了韶关厂这样,有寇蒂斯同款流水线,金工、白铁、机身、机翼、热铸、装配、水电等几乎全套制造车间,五百员工,还是做不到。
所以,机身必须要用木头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