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四分钟左右,雷霆换上首发,演练战术。
庄神没有进内线,没有去给威少掩护,直接跑到右侧底角,林城站到在罚球线。
威少把球传给他,
懂球的很快就能发现林城站位的问题,
“城哥打策应?”
“勇士的战术?”
“城哥身高太矮,很容易被包夹的。”
“再说庄神去左侧底角也没用啊,他都不能投3分。”
罚球线策应是很多球队都在用的,不过通常站在罚球线的都是有身高,有策应能力的内线,
比如约老师,比如小加索尔,比如格林,
因为罚球线位置很特殊,很容易遭到合围,如果身高不够连队友位置都看不到,怎么传球?
当然,
林城在哪个位置都能威胁到篮筐,就算真的遭遇包围,他也有能力处理球,只是很容易失误。
湖人场上的队员已经有点麻木,看到这个战术,本能的包围过去。
林城都不着急,
场上的队友全是机会,特别是外线,只要传到就是空位,不过他不打算打外线。
湖人4人合围,就连内线的浓眉都拉上来,在他们合围前,林城从人缝里把球塞给底角的庄神。
浓眉发球的时候想要回篮下,只不过庄神抢先一步,接球就是双手大力灌篮。
因为比分差距很大,大家都没有太在意雷霆是怎么进球的,只有解说们在讨论这个球的战术。
奥尼尔认为雷霆的这个战术是无解的,比首节打的那个配合还要无解。
因为林城站在罚球线持球,选择的可能性有1万个!
接下来雷霆的回合,都验证他的猜想,
林城拿球包夹就传,内外线都行,不包夹林城就自己朝内线压,浓眉要是不提上来就得分。
“想要破解这个战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给林城接到球!”
事实上湖人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