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知青下乡

两个派系相互对立,矛盾愈演愈烈,逐步形成武斗,每个城市都成了他们的战场。

领导人非常重视,“红小兵”组织已经到了不得不压制的地步。

六八年十二月,最高领袖做出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人民日报》及时跟进,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并在编者按中说:“最高领袖最近又一次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

《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了最高领袖的指导思想,各地报社纷纷转载。

“红小兵”一腔热血,纷纷响应,立志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轰轰烈烈的知青下乡,就这么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

红旗大队大队部,周满囤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份公社下发的文件,周满囤在拿着电话跟李书记争的面红耳赤。

“喂,李书记,您不能这样啊!别的生产队都是七八个,我们红旗大队怎么分了二十个知青啊?

什么?帮助我们建设农村?您可拉倒吧!

一群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学生蛋子,怎么帮助我们建设农村?

咱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都是城市里的刺头,过来了什么忙也帮不上,还会破坏生产队的安定团结。

我知道这是大形势,我也没说一个不要啊!您作为公社书记,要一视同仁啊!

别的生产队都是七八个,这样,我拿出格局,给我们凑个整,我们要十个怎么样?

喂…喂…喂…

狗日的,你以为挂了电话我就没办法了吗?明天我去公社找你们去。”

周满囤和李书记的沟通并不愉快,李书记没等周满囤说完,就把电话给撂了。

第二天,周满囤真的骑着自行车找到了公社,出来的时候垂头丧气的。

很显然,周满囤这次过来,并没有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