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奚充国的游徼走在最前头为众人带路,听到顾恺之问话,虽然想不明白为何这位县令会在敌军围城时问出这样的话,但出于对上官的敬畏他还是如实答道。
“小偷小摸的自然少不了,但只要羌胡不犯边,俺这个职位还算清闲。”
游徼这一官职起于秦朝,汉魏两晋仍然存在,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其主要职责是巡察地方、缉捕盗贼、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
除了治安工作,游徼还参与调解邻里之间的纠纷,帮助政府解决民间矛盾。甚至还包括协助官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等行政工作。
汉为十里一亭,有亭长;十里一乡,乡有蔷夫、游缴、三老,皆属斗石小吏。游徼和亭长等职位共同组成了地方治理的基本框架。不同的是亭长是亭级吏员,而游徼则属于乡级,两者在职责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各有侧重。
两晋十六国时期,里、亭、乡这三种低级行政单位早就混乱无比,有些地方甚至三四十个里才有一亭一乡,但蔷夫、游缴、三老,这种基层吏员仍然十分重要。
而这个奚充国属于县游徼,官职俸禄要比乡游徼高出许多,属百石吏,和后世的捕头相同。
将脑海里的忧虑与慌乱甩掉,顾恺之迈来步子顺着石梯向城楼走去。
天色已完全黑暗,西都城的城墙每隔十余步便有铁器架设的篝火用来照明,不时能看到一队队士兵举着火把来回巡逻,防止城外之敌夜间偷袭。
“县令大人,您怎么来了?”
负责西城守卫的是一名县中校尉,发现顾恺之过来他连忙上前说话,但在明灭火光的映照下,他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顾恺之当然也知道县里许多官吏皆瞧不起他这个空降的县令,只道:“反正也睡不着,便上来看看。”
“此为险地,您不该来此!”
说白了,这个校尉还是怕顾恺之不懂兵事,如果脑子一热对城防指手画脚反而不如在县衙里做个吉祥物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