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圈,然后缓缓开口:“诸位大人,我明白你们的担忧。祖宗之法不可轻变,这一点我也是深以为然。但试问,我们大明朝的祖宗,难道不是一次次变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吗?太祖皇帝初创大明,废除丞相,改设内阁,不也是一种变革吗?”
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显然被姜离的话触动了。
姜离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我大明朝开国之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祖宗们通过改革,才有了今天的盛世。如果我大明朝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岂不是辜负了祖宗的遗愿?”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直直刺入那些守旧大臣的心中。
姜离知道自己必须用事实说话,让这些大臣们无可辩驳。
于是,他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数据和案例,一一展示给众人。
“诸位请看,这是琉球在改革后的十年中,经济年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十,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安南,他们在接受我大明的改革建议后,国力大幅提升,军队战斗力增强,曾经饱受外敌侵扰的边疆,如今一片安宁。”
大臣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数据,心中不禁动摇。
姜离乘胜追击,继续说道:“这些都是周边国家因改革而繁荣的例子。反观我大明朝,虽然目前看似稳定,但积弊已深,若不及时改革,将来恐怕会后患无穷。”
他的话语仿佛一盆冷水,浇在那些守旧大臣的头上,让他们不得不正视现状。
就在这时,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开始动摇,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姜离心中暗喜
然而,那些守旧大臣们见势不妙,心中焦急万分。
他们知道,如果任由姜离继续阐述,自己将会彻底失去话语权。
于是,他们开始密谋新的计策。
片刻之后,一个老臣忽然高声说道:“陛下,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动,否则恐民心不稳!”
姜离心中一惊,但他很快稳住了心神。
他知道,这些守旧大臣们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而且他们还有更阴险的手段。
果然,没过一会儿,宫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百姓的请愿声此起彼伏,听得朝堂上的大臣们心神不宁。
“陛下,宫门外有百姓请愿,请求不要推行新法!”
姜离眉头微皱,他感觉到心跳加速,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
他知道,这场博弈还没有结束,而他,绝不会被这些阴谋所动摇。
神秘女焦急地看着姜离,姜离却给了她一个自信的微笑,坚定地说道:“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缓缓走向宫门。
当他出现在百姓面前时,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姜离的气势如同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威压。
“诸位百姓,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请听我一言,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国家的发展更需因时而变。只有不断改革,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我绝不会让任何人为此受到冤屈,但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国家的需要。”
姜离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一颗颗石子扔进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
百姓们面面相觑,开始议论纷纷。
姜离知道,这场博弈还没有结束,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坦途,他都将以无畏的勇气,带领大明朝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