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段时间水车也已经改造好,按照他所说的方法改良后,的确大大提高了效率。

不再需要人力或畜力驱动,只需要调节角度,利用水流冲击力推动水车转动,提水又快又省力,岂止是他说的只提高四成的效率。

知府看他水车改良后的结果,与他文中写的别无二致,于是便更加期待他说的照明物件,便派人来与他观摩学习。

反正准备的这些东西,除了一点点的人力之外,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资源都是现成的。

失败了对知府没有任何损失,可若是成了,也是一桩好事。

所用到最多的材料,也只是竹子。

将沼气池的竹管早已埋入地下,一直连接到最近的一处荒废的民宅内。

检查完毕后,林复白便来到废弃的民宅内,让人将特殊处理过的竹子拿来。

竹节已经完全打通,上面裹了一层麻绳,麻绳外也涂抹一层桐油,这便是输送管,他检测过密封性,基本不会出现沼气泄漏的状况。

将竹子与地下的输送管结合,外面的竹管比较小,可以直接怼进去,只需要接口处简单的密封一下就可以了。

其次是榆木制作的灯架,多次蒸煮、晾晒后变得透明的薄纸代替灯罩,多股纯棉线缠绕的灯芯。

林复白将这些准备好的东西安装好,看向身边一名青年,“你去池中揭开竹管上的泥封。”

青年怔了怔,虽然不情愿,却也只能称是。

埋在地下连接沼气池的竹子是密封的,而且就在池子里,需要揭开入口的盖子,将手伸进去,将堵在竹管口的泥封取下,才能让气体通过竹管输送过来。

这些脏活儿之前都是掏粪工在干,只是那些掏粪工干完活便走了,也就只能他们自己去干了。

等青年将泥封揭开,重新盖好盖子。

等在院子里的一众人,盯着地面上的灯架,心里仍然不觉得能成功,多是抱着好奇的心态。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完全是闻所未闻,甚至是匪夷所思。

等了约莫一刻钟,黄氏有些等不了了,开口道,“赵公子,这为何还没亮?天可是快黑了。”

林复白道,“不急,再等等。”

黄师爷叹了口气,反正都等了这么多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