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铁军啊,喝点水

“去通知在家的副台长,总编副总编,总制片副总制片,各频道总监制,策划部总监,几大中心的主任过来开会。”

杨台长点了根烟,想了想,让不用干活的小编导去跑腿儿。

张铁军今天在这里讲了这么多东西,很多都是以前不可能在电视上说的,这个信号太强烈了。

杨台长不相信以张铁军的智商和地位,会冲动到不顾后果,那就只能说明他今天在这里说的这些话都是经过允许的。

那是什么意思还用琢磨吗?

电视台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提前知道了答案,那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这个台长也就可以申请辞职了。

其实说的这些和电视台能扯上关系的也不多,就是广告和电视购物这两块,但是张铁军扣的帽子可不小。

这边紧着关上门开起了小会。

“您好张专员,我是清大经管系大三的学生,我想请问张专员你怎么看今年我们学校去东北撤回学生这件事儿。”

张铁军看了看他:“从哪里撤回的?我今年比较忙,一直在各地出差,还真没听说这事儿,什么原因呢?”

学校撤回学生这事儿不算是特别稀奇的事儿,不过发生的也不多就是了。

过去都是包分配的,中专大专大学,甚至高中生都会被分配工作,工作的去向也是干啥的都有,哪里需要哪里塞。

当然了,这说的是那些普通百姓人家出来的学生,人家不普通的人家的孩子当然不可能这么草率,都是提前就安排好了的。

有些学生去了分配的地方会各种不适应,或者专业不对口,或者条件太恶劣什么的,就会找到学校要求毁棋。

还真别当笑话,这是真事儿,也不用有钱有势,有个好老师就行了,他就会帮忙。

原来那个时候缺干部缺技术人才,那是真不糊弄事儿,而且从国家到学校到老师对勤学好进的学生也都是特别重视。

每年都会有这种撤回再分配的事情发生,不过一般来说也都没什么太大影响。

当然了,更多的学生都服从了分配去到哪个角落里默默发光,或者一生蒙尘。

“是从辽东本市,那里有个老牌的钢铁公司您肯定知道。

就在那家钢铁公司的露天矿,我的两位师兄竟然被安排到车间里做普通工人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接近两年。

学校在了解了这件事情以后非常震惊,也非常震怒,把两位师兄接回了京城。

联盟书库

我想请况,张专员你怎么看这种委屈忽视高级人才的事情,您感觉这种事情和现在企业的现状有没有关系呢?” 久久小说网

张铁军挠了挠鼻子,原来已经是九六年了呀。他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

上辈子发生这事儿的时候他还在职工宿舍上班,还跟着议论来着,所以对这件事内里的情况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确实是真事儿,两名清大的毕业生分配到了钢铁公司,被分配到矿山工作。

不过这俩哥们在车间熬了一年多可以说一事无成,人家大专的都提到干部岗了,他俩还在以干代工,后来就跑去找了学校。

清大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派人到钢铁公司询问,提了一些要求,钢铁公司没接受,说这哥俩我们用不起,要不你们接走吧。

就这么的,清大把两个毕业生给撤回了,后来是怎么安排的张铁军就不清楚了。

“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下,”张铁军看了看这个学生,说:“这里并不存在什么忽视高级人才的情况,不管是从哪里毕业的,都要从工人做起。

这事儿不是只针对你的两位师兄,从建国以后恢复了教育开始,所有学校的所有毕业生都是这么安排的。

包括你们的校友金涛同志,他分配以后在刘家峡工程局的房建队干了一年多的力工,然后才成为技术员。

这种以工代干的模式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也没听说淹灭了多少人才。

我就是从钢铁公司当兵出来的,企业兵,一直到我从国防大毕业档案才转出来。

我是钢铁公司的子弟,这种以工代干我比你知道的要多的多,毕竟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那些厂长,书记,经理总经理,大家都是从工人干起来的。

再往大了说,现在很多省部级干部,或者再高一些的领导,当年也都是从工人开始的工作生活。

所以,你的这个认知就是不对的,是有偏颇的。

我们把话说回来,他们分配过去以后下车间这件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干了一年多两年还没有进入干部岗,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