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进入惨烈的互换状态,随着突击二队的到来,三角洲这边率先撑不住开始向内撤退。
室内复杂的地形限制了火箭筒的发挥,突击组只能持枪进攻。
一名三角洲士兵被逼入了角落的一个房间内,看着扔进来的手雷,瞳孔猛的一缩,快速朝着室内看来一眼,没有遮挡物,只能快速平躺,双腿夹紧,双手抱枪放在胸前。
碰!
士兵的腿部血肉模糊,却强忍着疼痛将枪口对准门口,却没有等来突进的敌人,等来的是第二枚手雷。
“法克!”
......
轰!
工厂西南侧的墙壁被炸出了一个四五米宽的缺口,突击三队开始进场,和负责防守这一段的三角洲交上了火。
布兰顿看着各处传来的信息,心情很是沉重,这次任务可能要失败了,依据下面队员们的反应来看,不是要将对面想象成海豹或者SAS。
而是要将对面当成真正的海豹或者SAS来对待。
一个KB组织有这种战斗力真是匪夷所思。
这些人员说是自己培养吧,不像,振幅培养他们一人所花的金钱就差不多就是一尊和他们体重等重的黄金,除了国家外,任何组织想大规模培养是不可能的。
远不如招募退役的特种部队人员划算。
可是说招募也不可能啊,打的这么狠,不要命的往前冲,一年多少钱啊,在这里和三角洲玩命?
布兰顿只想说这场仗打的真憋屈,自己的优势一点也没体现出来。
他们的优势当然是背后的那套霉菌体系,开战前先电子战飞机飞过,给你来一个电子干扰套餐成为瞎子,一看地方难打还可以召唤飞机过来精准轰炸。
可惜这一套在中东非洲好使,在印D不好使,它好歹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鹰酱在面对兔子和北极熊的时候还是需要拉拢的。
导致三角洲只能和六常正面刚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