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分配到历史研究院,就是通过自己努力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可钟跃民没考虑到,郑桐本身就是高知家庭的一员。
他从小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与李奎勇这样连基本生活都感到困难。
和那些胡同里的年轻人相比,简直更是天壤之别。
生活的圈子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命运将你投入了哪里,就决定了你会染成什么样的颜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像李奎勇这样的普通人。
在经历了一生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正如李奎勇所言,经历了半生的磨难。
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解决之道,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不甘心又能有什么用呢?这是命运的安排,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不仅仅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更多的是受到外部无法控制,各种因素和先天条件的影响。
北宋宰相吕蒙正所写的《寒窑赋》,被誉为宿命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每一个字都似乎透露着命运的安排,使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哀伤。
而刘文也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去帮。
他也是看中了李奎勇的身手,又为人正直惜才而已!
如果不是自己,已经帮了他一把。
李奎勇要是去陕北插队,在70年代末返回城市后。
通过各种关系,才找到了一份出租车工作。
而他的妻子是陕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不太好看的女性,生活非常拮据。
最后积劳成疾,检查出来癌症后期落寞离世。
这一世自己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是如果他还是回了家。
继续为生活奔波,说不定还会是和原剧中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