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刘文和科考队17个人。
终于到达酒泉附近,在这里科考队剩下的两名同志,尼加提、卡西木也终于和科考队汇合。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要进入了罗布泊的边缘地带了。
现在刘文和特战队这边,有三辆军用卡车。
科考队那边有两辆BJ212,和一辆物资卡车。
这次一共有四辆卡车和两辆小吉普,组成了一个科考车队。
现在整支科考队,跟原影视里相比那是兵强马壮。
在酒泉补充了物资以后,正式向罗布泊行进。
在路上刘文与科考队的工程师,郑建刚夫妇聊天之后得知。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向罗布泊前进了,前两次都因为人员牺牲,和其他问题夭折在半路。
但是他们知道我国现在缺少钾盐,而钾盐是稀缺资源,可以做成钾肥,会大大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向上级申请后,才又组建了一支由8个人组成的地质考察队。
而且郑建刚的妻子冷嵋也是地质学家,这次她也在其中。
听到这刘文对这个时代的专家学者,是还真心的钦佩!
此时的专家学者,都是真正一心为公的人!
是可以为了祖国,不惜放弃一切荣华富贵!
甚至为了科研上的成功,他们可以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现在的这些专家学者,他们才是真正高尚无私的人!
可后世那些“专家”多如狗,不干实事“屁话”一箩筐,让人见了都有种杀之而后快的感觉。
如今的70、80、乃至到了90年代,这一时期的人生活虽然并不富裕。
但人们的幸福值,普遍都很高!
科考队又一路向西,行驶了一段路程,科考队到了第一站西洼。
这里曾经有科考队同志,就是一次科考途中在此地牺牲的,
车队在此地停下了之后,科考队的8名同志,都下去祭奠他。
晚上车队直接就在此地扎营休息,刘文给战士们安排好岗哨。
车队带着帐篷,但这只是临时休息一晚。
科考队的同志们怕太过麻烦,就没有撑起帐篷,刘文这边也就没好意思支起来。
大家在这简单吃了一点东西,很快都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