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代作战中,步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更需对敌实施火力压制。
迟滞敌方行动,阻止其作战意图的达成,小口径步枪在远距离(600米外)子弹威力减弱。
所以小口径武器对于,完成此类战术任务,可以说是“力不从心”。
这一点从武器弹药能量,就可明显看出。
5.56mm弹药在300m距离上的能量为834J,7.62mm弹药为1988J。
而12.7mm弹药的能量,则高达9 476J。
因此小口径武器在对付战场上,有防护能力的士兵、装甲车辆时,其作战效能将极大地缩水。
所以步兵轻武器在现代作战中,应沿支援武器大口径化。
与班用战斗武器小口径化,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发展。
以满足步兵在现代作战中,战术上的各种需求。
前世我国的95式枪族,中的95式5.8毫米轻机枪。
如果在十年后的大战里遇到,交趾装备的苏制7.62毫米口径的RPK轻机枪。
在远程火力压制上,就有点稍显逊色了。
支援武器大口径化,可弥补小口径武器射程近。
打击坚固目标能力差、侵彻力不足的缺陷。
满足步兵远距离(1000~2000m)有效杀伤有防护的步兵、摧毁各种有价值目标的需求。
而班用战斗武器小口径化,便于步兵携行,提高步兵在战场上的机动性。
同时可充分发挥小口径武器的作战效能,利用小口径武器后坐力小、命中率高的特点。
提高步兵的射击精度和打击力度,满足步兵近战时的战术要求。
除此之外能够拥有一把,可以保障火力持续性的霰弹枪。
对于十年之后的大战,我军在搜索山林,山洞等狭小空间的时候,霰弹枪的威力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当在敌人山洞或狭小空间处,战士们即使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