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降训练和驾驶员训练,是同步进行的。
但这真要是到了,去西南作战的时候。
特战营这边还是,必须得从晁队长的直升机中队调人。
就特战营这些“二把刀”驾驶员,平原作战还凑合。
真要是到了西南高原,那还是算了吧!
有人敢开也得有人敢坐,就是刘文自己也不敢保证。
在西南的那种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安全驾驶直升机。
这几天整个特战营,全部作战部队人员,都拉到了东灵山附近。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直升机索降训练。
索降;一般指武装人员从悬停在低空的直升机上。
通过一根软绳,滑到地面上的着陆方式。
如若把软绳换成绳梯,也可以称之为梯降。
索降的方式,最早由毛熊那边发明。
索降或梯降都能够快速,并且精确得投送兵力。
可以减少直升机的起降时间,降低直升机的潜在风险。
直升机也不用考虑地面的状况,无论是什么地形,什么坡度,都能实现兵力的快速投送。
甚至于在水面上,也能进行索降。
因此它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一般还是指特种作战的一种方式,从居民楼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处向低处活动。
进行侦察或者通过窗户强行进入屋内,进行作战或者解救人质。
常见方式包括定点索降,背绳索降,飞身索降和倒立索降等。
在不同实战环境中,索降高度、索降位置、地面情况也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由于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容易摇晃。
而且发动机噪声,和从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
这都会对索降人员的心理素质,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参与索降的队员,还要和飞行员、指挥员形成默契,克服心理因素。
这样才能确保动作不会变形,顺利完成复杂的直升机索降。
当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时,特战队员们从狭小的机舱内,利用专用绳索降落至地面。
经过前期的重复的准备和训练,每一位特战队员都能干脆利索地,从约30米左右的高空下滑到地面。
并立即进入作战模式,平均每人用时不到5秒。
针对西南边境的地形地貌,特战营只好选择。
整个京城最高的地点~门头沟东灵山。
门头沟的东灵山,主峰海拔2303米。
是整个京城的最高峰,被誉为京西的“珠穆朗玛”。
而且此时这里还未经开发,森林植被茂密。
因此在这里进行模拟环境训练,也最合适不过了。
这天刘文和晁队长,分别驾驶两架米8。
对东灵山的假想目标,进行立体突击、快速渗透等作战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