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on3 联合创始人 Rowena Chu 和 Harry Chang 表示:“全球实体资产市场已准备好迎接另外资本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弥补传统银行体系的资金缺口。我们独特的合作关系将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主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本需求。”
一门“放贷”新生意
李嘉诚出手,是当下私募信贷火热的一缕缩影。
所谓私募信贷(Private Credit),又称私募债务融资,指非银机构直接向中小企业或特定项目提供贷款,是一种与银行贷款相平行且互补的关系。
相对于传统银行贷款,私募信贷通常具有更快的决策速度,可以满足借款方的资金需求。与一级市场股权融资相比,借贷不会稀释股份,对企业干预更少,因此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形式之一。
“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资本缺口,相比美国及欧洲,亚洲公司的融资选择不多。”KKR负责人称,叠加资产估值偏低,现在是进军亚洲信贷市场的好时机。据数据提供商Preqin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亚太地区私人信贷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小主,
就在上个月,有消息称KKR已为第二支亚洲信贷基金筹集了8.08 亿美元。据了解,KKR在泛亚地区的私人信贷基金迄今已投资近 40 亿美元,覆盖领域包括房地产、教育、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行业。
同样在8月,淡马锡控股旗下SeaTown宣布,第二支亚太地区私募信贷基金超额募资 13 亿美元。除了SeaTown现有的投资者之外,还吸引了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和家族企业等LP的兴趣。
震撼一幕出现在今年5月,高盛另类投资宣布完成合计超200亿美元募资(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用于优先直接贷款投资。
高盛官方表示,本轮基金的属性是另类直接借贷,将持续聚焦于高质量、有私募股权支持的全球性企业。
更多玩家正在赶来。今年7月,蔡崇信创立的家族办公室蓝池资本(Blue Pool Capital)已经筹集了5亿美元资金,用于投资对冲基金和私人信贷基金。此外,GGV亚洲板块Granite Asia最早将于今年下半年组建一支私人信贷投资团队。
不约而同,大家都开始了新尝试。
一级市场求变!
有人开始行动了!
这是私募信贷的黄金时刻。
黑石集团信贷和保险全球首席投资官Michael Zawadzk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数据中心和能源转型的融资需求,行业仍然有空间增长到25万亿美元的大关。“高企的基准利率、从银行向私人贷款机构的转变、以及获得私人信贷的策略激增使得市场大幅增长。”
变化也随之显现。伴随PE在私募信贷领域强势扩张,越来越多企业转向非银行贷款机构寻求资金。尤其是疫情之后,银团市场波动不断,直接贷款已成为企业可行且同等的替代融资来源。
印象深刻的是今年5月一笔轰动的信贷融资——AI云计算创业公司CoreWeave宣布完成75亿美元债务融资,缔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信贷融资之一。此次融资由黑石集团牵头,其附属公司持有45亿美元的私人信贷贷款,其他贷款机构包括凯雷、贝莱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