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海棠社改桃花社

黛玉游红楼 冷霓裳 1020 字 26天前

春花如常,烂漫开放于大观园内,莺啼绿柳,燕绕桃花。沁芳闸一带密密林集的桃树,风吹处,花雨绵绵,络绎不绝,飘落一地桃红。

花红叶碧,生机勃勃,千树万树桃花盛开,如烟似雾,映红了亭台,照亮了楼阁。然凭栏而立的观花人,却是一袭剪影,伶俜孑立。这春光再好,终将春归花谢,终将人去楼空。

原黛玉一首《桃花行》,饱含几多伤悼与哀婉,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湘云瞧见黛玉铺陈于案上的诗稿,细细看后,拍案叫绝:“果然好诗!如非林姐姐,断不能有此佳句。”又忙忙地叫翠缕去唤宝玉探春等人,约了他们齐至沁芳亭去。翠缕答应着去了。

黛玉道:“你看看就罢了,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的?”究竟此诗并非自己原作,只因一时有感而书,自然无让大家共赏之兴致。且如此伤情忧思,在这春光明媚之时节,也不适宜。

然而湘云只狡黠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一时众姊妹齐至沁芳亭内,湘云站至亭中央,扬起手中诗稿,让大家一同瞧看。探春看罢拍掌道:“一首《桃花行》,情境融洽,构思奇巧,语势流畅,如行云流水,慢慢体味,又感柔肠百转。可把桃花诗写绝了,真谓咏尽了桃花。”

宝琴笑道:“那句‘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可比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了。”

宝钗道:“未免过悲了些,倒不似林妹妹平日的声调呢。”

湘云道:“林姐姐固然豁达,却也一样心存忧思。像这句‘花之颜色人之泪’,应是林姐姐思起家里曾经离丧,作此哀音。相传杨贵妃选入宫中,与父母告别时,哭至面流血泪,倒与此句异曲同工呢。林姐姐此篇诗稿,便是乐观如我,念了都不禁见花溅泪,见月伤怀。”说罢叹了一声。

黛玉对湘云微微一笑,道:“一首诗,让人心内郁结难安,倒也算不得好了。既是花红繁盛,切莫反倒观景神伤罢。你不是说自有妙计么?大家都来了,你倒说说你有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