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中原大战 之 开启统一之战 下

列强发展军事工业,钨砂这种战略物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储备呢,财大气粗者、可能储备一年的用量,钱少的国家也会储备半年、至少三个月的用量。

我们一下子把价格抬的这么高,他们不联合起来向我们施压才怪,但是,我们必须顶住列强的压力,我想他们不敢为了强买强卖钨砂、就再发动一次侵华战争的,毕竟,欧洲的一战让英法元气大伤,不可能为了钨砂远征中国。

美国主要是经济侵略,而且提高钨砂价格、对他出口钢材是极为有利的,因为美国是另一个钨砂生产大国,但美国工业发达,它们生产的钨砂都自己消化了、生产成附加值更高的钢铁,并不出口原矿。

小主,

日本虽然蠢蠢欲动,可他目前还不具备全面侵华的实力,这从定威军与东北边防军三次驱逐日寇、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目前还不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而且我们还可以对列强进行分化。

你们现在跟美国谈判的时候、对方态度很强硬,不就是因为我们手上没有足够的筹码么?

那我们就对美国施行钨砂优惠政策、给他个‘最惠国’待遇,美国买我们的钨砂,给他750元一担,让给美国这个250的差价,他还可以加工成钨金属、再赚一笔加工费,你说他们会不会心动?

但是,这个‘最惠国’待遇要每年经过我们审核一次,每年采购量也要加以限制,不能太便宜美国佬了。

之前我没经验,为了吸引德国投资工业项目,许给德国‘最惠国’待遇的时候,没想到钨价能那么快上涨,当时自以为报了个天价、第一年600元每担,还一下子给了德国人三年‘最惠国’待遇,当然第二年价格说好了、随行就市的调整,但也就涨到给美国佬的那个程度上了。

所以,大家其实不用太担心,我们至少会有一个大买家,只不过与德国的钨砂贸易得秘密进行。

除了钨砂,大家对我们国家拥有的战略资源还缺乏了解,这都可以成为你们跟美国人谈判的筹码。

定威军擦洗大炮炮管的毛刷、以前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德国礼和洋行经理施塔赫有一次说漏了嘴,我才知道上面的刷毛、正是从我国进口的猪鬓。

猪鬃,其实就是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这个不起眼的东西,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也不受冷热影响,是西方工业、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超过70%,以前也是被廉价出口的。

我们把猪鬃做成各种刷子出口,是不是能多卖些钱?

美国想节约海运费、直接进口我国猪鬓,你们谈判时,是不是也可以把猪鬓列为、可以直接出口给‘最惠国’国家的战略物资?

这算不算又多了一个筹码?

广泛鼓励农户养猪,中央政府把从专卖后、额外赚取的钱,拿出一半奖励养猪农户,这是不是还能提高老百姓的民生?

另外还有桐油,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保养大炮的油、也是进口的,价格非常昂贵,施塔赫想垄断我国桐油出口,我才知道、维护大炮的油,就是桐油加工的!

最关键的是,目前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华民国能种出、可以压榨桐油的桐树,我们可以先在湖南推广种植,现在中央政府已经控制四川、更可以大规模推广。

桐油这种战略物资,能不能作为你们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任道远的话说完,会场再次热闹了起来,假如北洋政府能完全控制这些战略物资的出口,那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关键是中国以前没有定价权,买多少钱、都是洋买办说了算,现在中央政府必须要掌握定价权。

“虽然你说的有道理,可德国只能买走一小部分钨砂,我们收回来的钱,恐怕还不够返还各省、支付开采费用的。”吴锦堂再次质疑道,不过这回不像上次了,所有人都看向任道远。

“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现在给诸位汇报一下,大家看是否可行:

大家看看!

这是我请东北铸币局帮着铸造的样钱……为了节约成本,就没有开模、用的是‘当100文’铜元的模具……大家传看一下。

分量不对?

那就对了!

这是用22克钨砂压制样钱的芯,外面熔结红铜后铸制成的,总重量与标准银元一样、都是七钱二分,我的建议就是把这种钱、规定为国家法定货币!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