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原大战 之 战鸿沟

任道远在每个岔路口都留下一名骑兵引导,王小峰他们不至于走岔道。

任道远在天黑前赶到了鸿沟,他策马沿着“鸿沟”南面奔驰,来回走了两趟,让他发现一个情况:沟堑在靠近西凹村附近,有一处土塬伸入沟中,这个半圆形的土塬、顶点距离北面的土塬只有三十来米!

四、五十米长的圆柱形物体,任道远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没有吊机、任道远想不通冯大帅能用什么办法把“圆木”架设在“鸿沟”上。

为了稳妥起见,任道远沿着“鸿沟”每500米设了一个观察哨,然后就在弧形土塬外找了一处凸起的土丘,命令士兵们构筑野战工事。

王小峰带着部队赶到后,很快就把工事修好了,阵地正面太窄、只能摆下两个排,但王小峰却在阵地上设置了四个机枪阵地,任道远让其余部队藏到三里地外的西凹村南,请村民帮做些吃食。

九点来钟,鸿沟对面热闹了起来,一个团的陕军到达了沟对面,他们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对面很快燃起了篝火,显然这支部队还没吃晚饭,可这让蹲在一个土包上的任道远,可以清楚的看清对面土塬上的一切。

三队陕军士兵在几名军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土塬边沿,他们相距不到3米的位置、在距离边沿将近10米的地方,陕军士兵竖起三根碗口粗、削尖一头的木桩,然后几名士兵开始抡起铁锤击打木桩,很快这根一米来长的木桩就被砸入地下一半,就见另一组士兵过来使劲摇晃木桩,又把它拔了出来。

很快,一根更长一点儿木桩被抬过来,插入刚才打的孔中,抡锤的士兵继续砸木桩、然后再换一根更长的木桩……

任道远大致明白陕军要做什么了,他让王小峰去给司令部发报,让三连也赶过来,同时要多带几床棉被、两桶汽油,张佩亭虽然不知道要做什么,还是赶紧执行命令去了。

陕军最后楔入地下的那根木桩足有三米多长,不过仅最左边楔进去了木桩,另两个空洞里此时并没有木桩。

一大队陕军抬来一根粗大的树干、放在木桩的右边,然后合力将树干最粗的一端插入了地上的木桩中,显然,他们事先在树根处凿了一个孔,另有人拿来长长的麻绳,穿入树干顶部的一个孔、然后捆牢。

小主,

四十多名陕军像拔河似的拉起来麻绳的另一端,二十余名陕军合力将树干推进深沟,麻绳瞬间绷紧,在陕军的拉拽下,树干顶端抬了起来、略高于地面,陕军拉着麻绳向左移动,树干以楔入地下的木桩为原点、缓缓向左转动。

几只手电筒一直照着树干的顶端、以及沟对面的土塬,一名抬起右手的军官、紧盯着转动的树干,当树干到达与对面垂直的位置时,军官猛地落下手臂,拉绳的陕军不再左移、而是慢慢向前走,不大的一声闷响从对面传来,树干牢牢地架在鸿沟之上,陕军中传出一阵欢呼。

马上,中间那个圆孔也被插入一根三米多长的木桩……

陕军很快就把另外两根树干也架好了,几匹驮马被牵了过来,“长长的弹药箱”其实是拼接好的木板,陕军迅速把木板铺到三根树干上,由事先准备好的士兵将木板钉牢在树干上。

铺板、钉板的相互协作,一座简易木桥很快就铺了十多米了。

王小峰有些沉不住气了,建议现在就开火,任道远没搭理他,起身来到土堆的后面,刚才一直不敢抽烟、可把他憋坏了,连抽了两支烟,这才起身去西凹村外,他要戏耍一下这股陕军。

王小峰指挥两个轻机枪战斗小组,一个躲在刚才任道远观察对面的土包后,一个在木桥的另一侧建立机枪阵地,任道远认准陕军修好桥后,马上就会冲过来建立桥头堡阵地,所以他决定给这些陕军予以重创。

任道远心中暗自庆幸,要不是冯文洵发现了这股陕军的动向,明天,局势将会彻底崩盘。

一个连的陕军,在木桥铺设完成后就分两路纵队踏上了木桥,卫兵营平时没机会参加战斗,可他们都是从各团选拔出来的,战斗素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