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历史无法改变?

说的谢珂甚是感动,正想夸赞任道远高风亮节呢,突然见他面露悲戚、潸然泪下,这让谢珂大惊失色,在他印象中、任道远也算得铮铮铁骨的硬汉,怎么突然就变得女里女气的,说好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呢?

任道远擦拭了一下眼角,用悲凉的语气说道:

“让韵卿兄见笑了!

“哪里哪里,敢问……”谢珂(字韵卿)疑惑的说道,任道远这才接着说道:

“某虽不才、但又岂敢贪天之功?

这次抗倭战争侥幸得胜,上赖天佑中华,其间有汉卿兄运筹帷幄,下靠将士用命,我能侥幸活着、全靠……

全赖定威军全体将士同仇敌忾、悍不畏死!

我定威军阵亡将士凡796名,伤者无算,他们何尝想过为国杀敌、还要索取报酬?

我定威军虽然勉力优恤伤亡将士,但怎抵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怎抵丧夫、丧父之哀?

每思及此,余夜不能寐,每每从噩梦中惊醒!

概因如此,余不忍再逼部属陷于内争之战场,故坚决请辞军职及本兼各职,解甲归田、服务桑梓,让中华民国更加富强、百姓更加富足方某之愿也!”

任道远这段半文半白的说辞、早就在心里默诵很多次了,此时更是声嘶泪下,看的谢珂也莫名感动,但他心里清楚,不要钱的、往往最贵,说不要的、往往要的更多,大家都是民国政坛的小狐狸、那就慢慢“聊斋”吧。

任道远不急于交底,谢珂也不想轻易加码,好在宽城县不乏万塔黄崖寺、清代计庄头大院、仙台山、野长城等自然、人文景观,两人每日游山玩水、把酒畅谈,就是不说正事儿。

第五节 大家都放心了

宋大霈带着北洋政府、吴佩孚的双重使命前来,不仅要搞清楚任道远想向北洋政府索取什么,还要替吴佩孚搞清任道远的真实想法。

所以,任道远与宋大霈交谈时,两人更像是在打哑谜,听的谢珂一头雾水。

宋大霈绕来绕去的提问,任道远云山雾海的应对,直到第二天晚上,只剩两人喝茶解酒的时候,任道远才算给宋大霈“交底”了:

“我就是因缘际会的被推上了定威军总指挥的位置,但现在定威军居然发展到如此规模了,裁军、势必会造成新的匪患,不裁,任道远认为自己德不配位,没有吴佩孚那样高的威望,与其将来被别人将其赶下台,还不如自己急流勇退。

趁着抗倭之功,给自己谋点儿实实在在的实惠,也不枉来此一生。”

宋大霈大喜过望,只要任道远没有政治野心,吴佩孚不吝给予他更高的名位、当然肯定是虚位,接着就向任道远打听、他想从北洋政府索取什么。

任道远微微一笑,金山银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任道远不要北洋政府一个铜板,只要一个专卖权。

宋大霈闻言大惊失色,卷烟、食盐等民生物资的专卖权,是北洋政府主要财税收入,怎么可能交给任道远?

但任道远接下来的话,让宋大霈更加搞不清他的意图了,任道远要的是钨砂出口专卖权,而全国的钨砂都掌握在各地军阀手上,北洋政府连一钱钨砂的控制权也没掌握,就算把这个专卖权给了任道远,他也管不了那些军阀、拿不到钨砂。

任道远似乎是胸有成竹,说只要北洋政府给他这个钨砂出口专卖权就好,至于怎么说服南方军阀,这个任道远自己去想办法。

把别人的矿产交给任道远专卖,对北洋政府来说是惠而不费的事情,只要任道远不去造谣、污蔑北洋政府,宋大霈认为这个条件肯定能得到北洋政府批准。

但任道远又提了一个附加条件,让宋大霈觉得他真的只是想做生意赚钱了,任道远要求吴佩孚批准他另行组建一支“护钨军”,总兵力一个团,用于押运钨砂。

宋大霈当晚就把与任道远谈判的结果电告吴佩孚、以及北洋政府。

吴佩孚认为任道远这是在学秦之王翦,自污以明哲保身,他放心了。

北洋政府得知任道远只是要一个“毫无用处”的专卖权,不仅北洋政府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有可能增加北洋政府的关税收入,因为各地军阀卖钨砂、可是一个铜子儿都不会交给北洋政府的,北洋政府很快就正式宣布了这个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宋大霈谈好后,任道远就不再与谢珂兜圈子了,定威军战死在抗倭战争的家属、今后还要接济,重伤员需要建一座荣养院,任道远向张学良商借2000万元用于钨砂专卖,按照银行利率计息、算作张学良入股这个生意都可以。

谢珂听的直咋舌,果然不要的、要的最多,2000万元呀!

谢珂虽然认定任道远的钨砂专卖就是“纸上谈兵”,可他还是如实向张学良做了汇报。

张学良听说任道远是要拿这笔巨款去做生意,还是独门专卖买卖,虽然他不知道任道远要怎么垄断钨砂的销售,这东西国内没有加工技术和设备、只能用来出口,但张学良知道,凡是垄断的、都是暴利的行业。

张学良亲自拟电回复谢珂,答应用2000万元入股任道远的钨砂专营公司,并明确告诉任道远,其中一千万是张家的私产,不可与奉天省的1000万混淆。

张学良对任道远也放心了,原本还担心他觊觎东三省,只要他真的脱离军界,就算送他2000万也值得,那篇《东北抗倭记》骗骗老百姓还行,张学良可是亲历了那场战争的。

德国礼和洋行副经理施塔赫也放心了,最少任道远不完全是吹牛,虽然不知道他怎么拿到军阀们控制的钨砂,至少出口专营权已经拿到了。

柳玉茱他爹柳崇善也放心了,由于他帮着任道远传话,任道远已经答应让柳家入股钨砂出口专卖的生意了。

任道远自己没有经商经验,也害怕被施塔赫骗,拉上柳崇善入股,既是利用他多年经商的经验,还有利用他广泛的政商人脉的因素,算是双赢吧。

未几。

中华民国钨砂出口专卖署,这个与北洋政府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但怎么看都像个北洋政府独立职能部门的单位,在柳崇善家位于北京的四合院、正式挂牌成立了,这要是没有柳崇善的政商关系,是不可能做到的。

几乎同时,天津港四号码头被柳崇善买下,“中华民国钨砂专营商行”的木匾挂在了入口处。

万事俱备、只欠钨砂。

第六节 抗倭英烈纪念碑

任道远自从拿到北洋政府颁发的“中华民国矿产出口专营证书 第0001号”、钨砂出口专营许可证后,就邀请全国各大报社广泛报道,并拿出百分之二的干股送给全国报业联合会,承诺将来按照百分之二的净利润比例、给各家报社分红。

然后任道远采用电报、书信等方式与实际控制钨矿的全国军阀联系,希望跟他们签订钨砂专营合约,但各地军阀根本不予理会,连回电、回信的都没有一个。

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型钨矿主要掌握在江西、南方军政府管辖的广西军阀手中,广西就不说了,江西督军蔡成勋是曹锟亲信,有曹锟庇护、他连吴佩孚都不鸟,何况是吴佩孚手下一名“下野”的中将,所以江西也不搭理任道远。

任道远似乎也不着急,他把精力主要用在了英金河畔的金山上、新修的一座公墓上了,那里埋葬着这次抗倭战争中殉国的796名定威军官兵,任道远还斥巨资修建了一座抗倭英烈纪念碑。

抗倭英烈纪念碑揭幕这天,除了定威军官兵、自发前来的百姓、吴佩孚派来的专使,还有任道远从全国请来的众多报社记者,甚至通过施塔赫的关系、还请来了几家国外通讯社的记者。

吴佩孚特使、宋大霈、李济臣等人先后发言,任道远最后一个走到话筒前,他用悲怅的嗓音说道:

“……

呜呼!

可怜我殉国将士、俱是死于卖国汉奸之手!

……”

任道远说完这句后、立即泣不成声了,但这句话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也激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任道远这是把谁认定为卖国贼、汉奸了?

这顶帽子可不轻呀!

“任将军!你说的卖国汉奸是什么人?”一名外国记者扯着嗓子喊道,他替所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等着他回答这个问题。

“广西军阀陆荣廷、江西督军蔡成勋这些走私钨砂资敌的人、都是!”任道远抬起头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