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瓮城阵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是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主城墙相同,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形的瓮城也称方城。

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守军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闭,守军即可居高临下、对进入瓮城的敌人形成"瓮中捉鳖"之绝对优势。

马秀芳的“瓮城阵”,就是利用铁路两侧高于路基,再在铁路前方狭窄处用沙袋等截断铁路,形成一个类似于“瓮城”的口袋阵,把叛军放过桥来打。

马秀芳之所以突然想起摆一个“瓮城阵”,是因为铁路桥桥头阵地过于狭窄,而为了阻击叛军的自杀冲锋,就不得不在桥北阵地上,布置密集的兵力防守,而叛军炮火给奉军造成巨大损失,奉军九成以上的伤亡、都是叛军炮火造成的。

当奉军沿“瓮城阵”构筑一个防御阵地后,同样是一个营的兵力,就可以排成松散的阵型防御,大大降低叛军炮火的威胁,而且奉军防御阵地后撤、叛军炮兵无法直接观察守军阵地,炮火轰炸的精确度也会大大降低。

马秀芳一直坚守桥头,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他的那个守备旅,一个连才一挺轻机枪、一个营才有一挺重机枪,根本不敢把有绝兵力对优势的叛军放过桥来打,他就算把全旅都摆在瓮城阵上,依旧还是火力不足、难以压制叛军的自杀式冲锋。

谢珂、徐宝珍带来的这个团,比马秀芳旅的重武器还要多几倍、还有迫击炮,这才让马秀芳决定立即变阵。

三人走出帐篷,远远看到很多骑兵也来到这里,马秀芳、谢珂迎了上去,居然是来了两个团的骑兵,两个团长激动地向马秀芳请战,他们哪儿舍得让骑兵下马当步兵用呀,马秀芳让这两个团做预备队,分别去大兴火车站、汤池镇待命。

叛军的进攻被再次打退了,马秀芳把桥头堡的守军撤走了一大半,留下的都是腿脚利索的。

“轰!”、“轰!”、“轰!”……

叛军的炮火覆盖又开始了,不过这次守军只有一人轻伤,当叛军再次发动自杀式冲锋时,马秀芳在叛军还没进入步枪射程,就带人象征性的打了一小会儿,然后就“溃逃”而去。

叛军见守军逃走,怪叫着冲上了铁路桥,在后面指挥战斗的滨本喜三郎见状大喜,他督促后面的叛军不断涌上嫩江铁路桥。

叛军沿着被拆掉铁轨的路基,疯狂的追击前面逃跑的奉军,后面的叛军不断涌过铁路桥,再后面的叛军开始向大桥的两翼展开,滨本喜三郎要在桥北建立桥头堡阵地。

“哒哒哒哒哒哒的……”

谢珂、徐宝珍指挥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成片的叛军被机枪的火舌打倒在地,叛军哪儿见过这么密集的火力,没被打死的叛军掉头就往回跑,与后面向前涌的叛军挤作一团,奉军重机枪转向桥头,嫩江铁路桥的北端,叛军尸体堆积成一个小丘,后面的叛军如潮水般逃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