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火光,两种截然不同的光源,像极了曙光城此时阶级分野的具象化表达。
相较于末世之前,更加的赤裸。
灯光这东西虽然看着简单,但想要照亮四千平方米的范围,在末世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要有发电的能源与机器,要有铺设好的线路,最重要的是要有灯,一场灭世级别的地震。
房倒屋塌都形容不了震波的强度,是废墟,城市的废墟。
而想要在废墟中,拾捡出一些可用灯,那真是纯碰运气。
也就是曙光城有这个体量,组织与能力,才能实现在极小范围内让人类重见人造光。
事实上,如果仔细瞧,就能发现,好多白炽灯都是没有灯罩的,或者说灯罩是被修补过的。
但这一小小的瑕疵,没人会在乎。
董老看着恍恍惚惚的众人,不由的感叹与自豪。
感叹自己没白忙乎。自豪这灯火通明就是对自身价值最大的肯定,是检验曙光城行政机器效能的标尺。
也是自己交给李仙一幅近乎满分的答卷,董老自感,曙光城内不会有第二人能有自己做的这么完美。
可随后又有些莫名的伤感,曾经的人类社会,也不知道还能否回的来。
又不知何时曙光城能造出一盏自己的灯来,而不是如现在什么都靠捡。
吃的靠捡,衣物靠捡,灯盏靠捡,火机靠捡,手机靠捡,一切都靠捡。
整座曙光城除了充沛的武德外,一切与生活质量和便捷息息相关的东西都要靠捡。
如今曙光城的一切,就如同寄生在原云海城尸体上孢子,靠吸尸体的营养在过活。
而一旦城市尸体被吸干,曙光城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行,自己那么厚一搭的发展条令明天就拿给李仙看了,曙光城的发展速度不允许放缓。
云海城的残余营养要吸,曙光城也要尽快的自给自足。
曙光城是人类复兴最重要的明灯,总有一天,自己要让整座曙光城如同现在这样,照亮整个世间。
如果要论对曙光城的上心,也许李仙还真的不如董老,在李仙心里,母亲第一,自己第二,曙光城可能要排到第三第四。
有可能这就是沉没成本的影响吧,对于曙光城的扩充,李仙还真没操啥心。
可董老那真是耗尽了心血,除了军队的组建从不插手,其余的大事小情,方方面面都有几分董老的影子在。
堂堂一精神进化者,整天大把大把的掉头发,这才有了如今这座像模像样的城市。
“哎呦,还的是您老,这灯光亮的人舒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