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必死的天局

朝中随便提溜出来一个臣子,都比李言要有威胁性。

而事实上,在原剧中,李世民唯恐李承乾太过弱小稚嫩,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去扶这个太子,都扶不起。

“朕让伱告诉他的事情,你说了没有?”

恒连道:“都按皇上的吩咐,将范兴入狱的事情,包括绥州失陷的内情都一一禀告了太子,太子本来想替范兴求情的,但不知考虑到什么,最后又放弃了!”

“哦?”

李世民似乎有些意外,这似乎不像自己对长子一惯的了解,疑惑的问道:“他没有说原因吗?”

“侍女文君问过太子为什么不替范兴求情,太子当时好像说了一句话,随后文君就沉默无语了,太子殿下的情绪也非常低落,不过臣没怎么渎过书,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哦,太子当时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你给朕学一遍?”李世民抬起头,饶有兴趣的问道。

恒连虽然不懂,但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说道:“太子的原话好像是对侍女说,文君,你可曾听说过春秋时期子弓输人和什么路上瘦牛的故事,然后两人就都不再说话了”

“春秋时期子弓输人和路上瘦牛?”

李世民顿时嘀咕两句,皱眉略一砸摸,顿时恍然大悟。子贡赎人出自《吕氏春秋,大概意思是说: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连年争战,不少鲁人流外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出去游学经商的富有人家能把他们赎出来,带回国内,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和路费。”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家里有钱,在国外赎了十几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补偿金,得到了夸奖,子贡回来向老师炫耀。

孔子知道后愤怒的指责子贡道:“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小主,

而另一名弟子子路在路边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知道后高兴表扬子路道:“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出发点也是好的,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人人学习,可是孔子为何要批评他呢?

子贡的错误到底在哪里呢?

不要这笔赎金,看上去高尚无私,实则是道德包袱,给原本天经地义的“赎人得钱”一事带来了舆论压力。因此孔子才说,这会导致很多鲁国人即便看到本国人沦为奴隶,也不愿意去赎人了。

赎人收金,鲁国人被人赎回,赎人者既会收获称赞,也可领取应得的报酬,甚至还可能多报一些费用。

即得名又得利,更是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