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山县令宋志远瞒着金连池向鹿野求援,这就说明他和金连池早就不和,虽然县令管不到兵营里的事儿,但有了宋志远这个接头的,鹿野能做的事就多了。
比如策反陷山守军。
金连池刚愎自用,贪图享乐,对手下士兵自然也算不上多好,甚至跟之前的朔方守将赵洪顺一样也有贪污军饷的行为,因此除了一些心腹手下,底层士兵对他的忠诚度可以说几乎为零,有县令宋志远背书,有鹿野郡主的名头和之前的名声在,想要策反这些底层士兵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因此,城外双方一开战,军营那边的策反游说便已经开始。
于是,金连池直到死,都没有等到他翘首以盼的援军。
是的,金连池死了,得知这人以往的所作所为后,鹿野便没打算再留他性命。
于是,不仅金连池,一干金连池的心腹副将,也都将“不幸又不巧地”,在接下来的日子接连死于恶疾。
鸣金收兵后,鹿野骑着马,身后是刚刚浴血奋战后的士兵们,在低沉的天幕下,在黯淡的天光中,如一柄开锋的利刃,坦荡地直入陷山,而此时的陷山城门大开,县令宋志远、陷山守军,乃至无数陷山百姓,夹道欢迎。
德高望重,威名远扬,师出有名,体恤百姓……
这样的领袖,百姓们有什么理由不接受?
-
陷山之战的结果很快传遍了各地。
首先自然是边关各镇。
虽然今年以来,鹿野的名声已经在边关响亮到不能更响亮,但陷山的易主仍旧让许多人心中一震。
因为陷山的地位不同。
金连池那般无才无德的人都能凭着陷山作威作福那么多年,换个有才有德的,所有人便都知道,往后边关这一片,执牛耳者是谁了。
况且鹿野如今拥有的可不止陷山。
她还在不断奔波着。
按照阿苏给出的情报,她精准如天神般一次又一次地狙击着蛮人的侵袭,一次又一次地救各地百姓于危难。
名声不断累积,人脉势力也在不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