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梨思考片刻后,面露难色道:“王小姐,郭总所说并非没有道理。
这前期投入实在太大。
真要同意,我也做不了主。”
王艳琪微笑着看向最后一家。
宁宇是吉创药业的法人,作为一家地方私人企业,是专门做中药方剂的企业。
之所以做这个企业,是因为他家里原本就是开药铺的。
不过中断了一段时间,到他这里,他又想重新做起来。
在这之前他也是一家世界五百强医药企业的高管。
离职后,带着自己的三个亿,开了这家药企。
他也知道做药企,三个亿或许水漂都打不了几个,还不如开一家生药铺来得稳当。
挂上自家以前的招牌,或许也有做成全国遍地都是自家药铺的可能。
但是他之前的经历告诉他传统医药便捷化肯定是有搞头的。
所以便冲了进来,三个亿全部投入了里面。
结果就是他只能给医院做做代煎的活。
这种活别说发展了,现在他连养活工人都成问题。
而得到陈诚想要将双花茶推向市场的这个消息也很巧合。
五天前,他跟他们当地卫健委的领导吃饭。
聊天的过程中,自己多吐了几次苦水,对方也是喝醉了,醉眼朦胧的说了句:“京城医科大学陈教授知道吧?
他有个双花茶准备推向市场,你们做中药的肯定知道这个方子有多厉害。
宁总,我给你说,你要是能拿下这个授权。
别说养活你这几个工人,你的企业估计能做成咱们省最大的医药企业。”
双花茶他当然清楚,中医学院大比,自从出了陈诚之后,做中药的哪个不看看?
双花茶的出现,几乎让他高兴的跳了起来。
当时他就想过要做这个药。
只是当时陈诚并没有想向市场推行的打算。
毕竟双花茶是饱和性治疗,这就让药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药材是浪费了的。
但是这两年来,陈诚在写论文的时候,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多数人生病了,不是去看医生,就算是他们也看的西医。
但是这不去看病的人,有八成都是买的中成药。
只是这些中成药的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所以在多人的劝解和深思熟虑后,他还是决定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