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南北用方的不同

我是中医 已旧 1279 字 1个月前

这喉咙痛,不是用散,止痛更快吗?

散的话直接吃下去就在喉咙上。

汤的话一下就从喉咙上过去了。”

陈诚扭头看了看陶欣:“这是两种方剂用药思维的不同。

一个是注重症,病症的症。

一个注重的是证,脉证的证。

银翘散对喉咙痛来的确实很快,因为它直接作用在喉咙上。

但是它对于解表的力道就差了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个病是什么来得?

是因为表虚了,长时间的劳作或者运动,导致流了很多汗。

流汗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汗流出去了,风吹过来的时候就会把病邪带进来。

而这一进来,就会进到相对比较深的位置。

刚开始从后背进来,造成部分的水,已经离开汗腺,但又出不了毛孔。

最后水渗在肌肉里面,所以背上就会很痛。

汗流的又很多,体内肠胃的津液也不够了。

所以有了这个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

说白了这就是桂枝汤里加上葛根和麻黄两味药。

麻黄就是发表的,把皮肤上没来得及出去的汗水,发出去。

葛根是升水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

肠胃里现在有炙甘草和大枣增加津液。

葛根把津液从肠胃中带到皮肤表面,头上,喉咙上,

从根本来解决问题。”

原本是陶欣问的问题,现在旁边包括赖长青都在支着耳朵听。

此时比赛好像不重要了。

陶欣几人是第一次听说这两个方子的思路不一样,还有症和证的区别。

不过几人没有开口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毕竟这位可是能给教授上课的人。

吴国良默默的掏出了笔记本,把陈诚刚刚说的话,还直接记录了下来。

看来是准备回去之后再仔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