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唐律up主没有看过,感兴趣的友友们可以自行寻找哦!】
“稚奴还编了新的法律?”李世民很高兴,终于能够听到自己这位儿子的执政水平了!
嗯嗯,看来还是不错,不管怎么说,有识人之明就已经是能够当好一个皇帝的重要指标了,再加上对于法律还颇为了解,这个皇帝还是可以的!
李承乾和李泰也都竖着耳朵认真的听着自己这位还在吃奶的小弟弟的政策和功绩,自己在心中暗暗的做着比较,如果真的是自己来当这个皇帝,能不能做到这个程度呢?
不管怎么说,之前讲过的李治和舅舅长孙无忌之间的拉扯已经让他们有些胆战心惊了。
他们根本没有把握能够在短短六年间从舅舅的手中将皇权夺回来!
不过那是政治斗争,现如今天幕一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已经没有将来把持朝政的机会,但他们也要比较一下自己的执政能力。
要是执政能力也比不上,他们俩真的要洗洗睡了!
【在经济上,李治采取了控制物价的举措,其中包括了官方禁止酿酒的禁令。】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开端,从太宗开始,就一直持续着连年的自然灾害,高宗时期,唐朝大规模的灾害仍旧没有得到缓解,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荒接踵而来。】
【再加上唐朝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土地兼并,百姓们手中的田地本就有所缩减,这些灾害的发生, 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因此,高宗朝的粮食价格开始飞涨。】
【为了能够多一些粮食出来,禁酒令就这样出现了。】
【李治也知道,单单禁酒效果甚微,所以,除此之外,他还使用国家储存的粮食来置换市面上的钱币。】
【一方面救济灾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治认为粮食价格的飞涨,也与钱币过多贬值有关。】
【因为唐朝时也有着民间私自铸币的情况,不过李治并没有强制收回私铸币,而是使用了粮食置换,不得不说也算是不错了。】
【唐高宗控制物价的手段跟汉武帝如出一辙,那就是进行国家管控,永徽六年成立常平署,在各州营建粮仓,物资丰富时买入,物资紧缺时卖出,保持物价,这一政策几乎持续了整个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