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条金条!!!

何雨柱拿着报纸,看着上面自己与教授们共同撰写的文章。

“这下,那些不实言论该不攻自破了!”他喃喃自语道。

这些文章从学术角度深入剖析了《东京时报》报道的荒谬之处,引经据典,让读者清晰地看到石原健次郎等人的恶意歪曲。

那些曾在夏国文化研究中心观察过学习过的东京民众,也纷纷站出来发声。

一位名叫铃木的学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满脸真诚地说道:

“我在夏国文化研究中心学习后,不仅学到了精湛的传统美食技艺,更感受到了夏国文化中对家庭、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这与我们东瀛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是相通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威胁’。”

越来越多的东京市民觉得自己被《东京时报》误导,对石原健次郎和那些保守排外文化团体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街头巷尾,人们的议论声变了调:“原来《东京时报》在胡说八道啊,差点就被他们骗了!”

“这些保守排外团体太狭隘了,两国之间的人民文化交流明明是好事。”

《东京时报》的发行量急剧下降,报社内部也因这一系列报道引发了激烈争议。

小主,

编辑们围在石原健次郎的办公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

“主编,你这次可闯大祸了,报纸声誉都被你毁了!”

石原健次郎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心中满是懊悔与不甘。

然而,石原健次郎并不甘心就此失败。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

“哼,何雨柱,我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的!”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决定联合保守排外文化的一些团体举办一场公开辩论会。

企图在公众面前与何雨柱一决高下,挽回局面。

何雨柱得知这个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好啊,既然他们想辩,那我就奉陪到底,真理只会越辩越明!”

他哼了一声!

逆天悟性系统让他学习进步太快,读的书太多全都学会了。

辩论会当天,会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早早赶来,将现场挤得满满当当,都想看看这场文化交锋。

石原健次郎身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面色阴沉地走上台。

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率先发言:

“何雨柱的文化传播活动,无疑是对我们东瀛传统文化的严重破坏!

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被夏国文化迷得晕头转向!

长此以往,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

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

何雨柱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台。

他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缓缓开口说道:

“石原先生,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夏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诸多智慧和美德,与东瀛文化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我们推广夏国文化,绝非是要取代或破坏什么。

而是希望为东京带来新的思想活力,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何雨柱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有力。

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说服力。

接着,何雨柱列举了诸多实例。

从历史上东瀛与夏国的文化交流。

到当下夏国文化研究中心学员在品德、技艺等方面的提升。

他表情严肃而认真,继续说道:

“历史上,我们两国文化就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如今,在夏国文化研究中心学习的学员们,不仅学到了夏国的技艺,

更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这难道不是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吗?”

台下的听众们听着何雨柱的阐述,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随后的自由辩论环节。

支持何雨柱的民众和学者纷纷发言,与保守排外的一些文化团体展开激烈交锋。

一位东京大学的学生站起来,激动地说道:

“文化的发展需要包容和开放,何先生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和理念,

这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你们所谓的‘守护传统文化’,不过是固步自封的借口!”

保守文化团体的成员们被反驳得面红耳赤,却又无言以对。

最终,何雨柱一方凭借充分的论据和合理的观点,赢得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认可。

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支持自己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石原健次郎等人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失败。

他们灰溜溜地坐在台下,脸色十分难看。

经过这场风波,何雨柱在东京的声誉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更加深入人心。

更多的东京市民对夏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夏国文化研究中心的学员数量再次激增,他们也都愿意去国术馆消费练武,去鸿宴楼花钱吃饭喝酒。

何雨柱看着夏国研究中心里越来越多充满热情的面孔,坚定了继续碰撞融合渗透的文化思想开疆扩土的工作决心。除了他自己之外,很少人知道他跟北平城方面紧密相关!

……

东京正积极筹备一场盛大的战后城市复兴文化节,旨在展示,

东京各阶层在战后的经济复苏中,各方面文化的成果。

促进市民产生更多关于各种文化的消费,有利于东京文旅方面收入的高速发展。

何雨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抱住娄晓娥,开心地说道:

“娥子,东京要举办战后城市复兴成果文化节了,这可是东京官方举行的这几年来最大的活动之一,是推广夏国文化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

娄晓娥看着何雨柱眼中闪烁的光芒,也跟开心点头,“好啊,柱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在活动之中把咱们夏国传统文化和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

何雨柱立刻主动与文化节筹备委员会取得联系。在筹备委员会的办公室里,何雨柱真诚的向委员们阐述自己的想法:

“各位委员,我想在文化节中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夏国文化展区。传统技艺展示、美食体验、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

小主,

可以让东京市民更全面地享受文化消费带来的美好,同时也与其他文化展区相互呼应,共同展现文化的多元魅力。”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中充满期待。

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们听后,起初对这个提议有所顾虑。一位委员皱着眉头说道:

“何先生,我们理解你的想法,但夏国文化毕竟与我们本土文化有所不同,加入文化节会不会破坏整体风格呢?”

何雨柱连忙解释道:“委员先生,文化的多元性正是文化节的魅力所在。

夏国文化展区不仅不会破坏整体风格,反而会为文化节增添独特的色彩,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经过何雨柱的耐心解释,还有十几根金条的礼物送上,筹备委员会最终被他的“诚意和创意”所打动,同意了他的提议。

何雨柱和夏国文化研究中心的学员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现在大多数鸿宴楼和国术馆的人才都来自于这里了。

研究中心内,一片忙碌景象。何雨柱站在大厅中央,指挥着学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