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还出现了达虏儿子。
这让习惯以史为鉴的朝臣们,一下子就想起了安禄山。
而且算上第一波认得十个干儿子,这就是一百一十个干儿子了,比《水浒传》里的魔星还多俩。
群臣们在三观崩坏的时候,忽然有一位朝臣,意识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对了,阿照你折腾的这么欢,你亲儿子呢?
这个轻飘飘的问题,让正得意的眉飞色舞的朱厚照,直接当场石化。
要是以往,裴元肯定能畅快的笑出来,并且和李老哥哥一起嘲笑阿照。
但是这会儿,裴千户却有些气抖冷了。
他真不知道是哪个恶毒扎心之人,能用37度的嘴,说出这么冰冷的话。
于是裴元问道,“是何人如此勇猛?”
李士实答道,“乃是礼部左侍郎毛纪。毛纪甚至还直言不讳,以储嗣未建,乞求陛下早定大计。”
再见,毛纪。
再也不见!
裴元正心潮澎湃着,李士实看了陈心坚一眼,对他道,“还请陈总旗屏退左右,老夫有事情要和裴贤弟商量。”
陈心坚见裴元没出声反对,就让附近的锦衣卫亲兵远远退下。
等堂中只剩三人,李士实才在座中,微微前倾对裴元说道,“贤弟,你对这‘早定大计’是怎么看的?”
裴元这才弄明白了李士实的来意。
朱厚照现在都十九了还没有儿子,毛纪劝他早定大计,肯定不止是让他回宫狠狠使劲,而是委婉的让他做好其他准备。
联想下刚才朱厚照大肆收干儿子的事情,还能有什么准备呢?
必然就是从宗室子弟中挑选聪慧幼童,作为备胎,先养在皇宫里啊!
当年宋朝就是这么干的。
如果朱厚照以后有了自己的亲儿子,那自然一切休提。
如果朱厚照没有亲儿子,那么有这么个备胎养在宫里,多少也能安天下人心。
万一哪天朱厚照这个独苗真要是挂了,也不至于出现政权动荡。
裴元直言不讳的对李士实说道,“这么说,你是打算从宁王的后辈中挑选一人过继给天子?”
李士实有些紧张的问道,“千户觉得如何?”
真要是能用这法子,顺利的继承大明正统,那宁王还造什么反?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不妥!”
李士实脸上难掩失望,却仍旧不甘心的问道,“为何?”
裴元有些生气了。
老子正加班加点替朱厚照生儿子呢,有你们什么事儿?
裴元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李士实的幻想,“宁王乃是朱氏长者,太祖皇帝的五世孙。而当今天子,乃是太祖的九世孙。宁王打算去哪里弄出个太祖十世孙,来给当今天子做儿子?”
“宁王最小的孙子,都是朱厚照的爷爷辈。纵是天子不幸崩殂,你觉得太后会怎么看?”
李士实听得哑口无言。
正因为是同宗的原因,正统伦序摆在那里,反倒让宁王有些难办了。
真要朱厚照死了,太后总不能找个比她还辈份高的小孩子当皇帝吧。
李士实想明白这些,也只能长叹一声,“罢罢罢,看来是没机会了。”
裴元提醒道,“这不但不是个机会,还是个隐患。宁王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示好,就是因为看到了天子无后的可能。一旦真要有那么个孩子送进宫去养着,只怕就会人心思变啊。”
李士实闻言一凛,这才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反了。
这是把坏事当成了好事了。
李士实拍了拍脑袋,有些后怕的连忙深深一揖,“还好今天来问了贤弟,不然只怕宁王数代筹谋,就要毁在老夫手里了。”
裴元的想法,当然是怕有那么个宗室子在,会给他儿子的合法继承造成变数。
他对李士实的感谢也是有些受之有愧的,因此并未拿捏,只是淡淡说了句,“下次注意。”
李士实沉吟片刻,又询问道,“要是这么说,我是不是还应该设法上书驳斥毛纪,维护一下天子,免得众臣受其蛊惑,群起向天子进谏。”
裴元想了下,忽然露出一个笑容,称赞道,“这个主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