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裴元为自己的计划满意的时候,陈心坚摆摆手,让周围戒备的锦衣卫散开,凑过来边走边低声询问道,“千户,咱们筹备科举的事情筹备了那么久,怎么让宁王捞去好处了?”
陈心坚刚才就守在门外,他还要随时留心裴元的动静,两人的对话自然听去了不少。
裴元喜欢陈心坚脑子活泛,人又年轻,将来外放也是独当一面的人才,于是便对他解释道,“不让宁王来做,让谁来做?”
“当今天子没有儿子,宁王是最有贤名,又最草包的藩王。大明到现在总共没多少年,就已经有两位天子是藩王上位了。宁王的身份,天然就带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件事让宁王来推动,比我们来做要省事不少。”
“功成不必在我嘛。”
陈心坚犹豫了下,委屈的说道,“千户,我不是外人啊。”
裴元见陈心坚没想透这里面的事情,就继续提点道,“宁王是把好刀,能帮我们从朝廷切下来我们想要的那一块。”
“等把东西切下来之后,就看谁的手快了。”
陈心坚恍然,这才是我认识的千户嘛。
陈心坚又举一反三,“如此说来,只要把宁王这把刀攥在手里,我们岂不是想从朝廷切什么,就能切什么?”
裴元拍了下陈心坚的脑袋,“做梦呢?”
裴元没就这个话题继续延伸,又说起了科举,“宁王所图是天下,而我现在只需要稳住山东和辽东。”
“若是以后宁王真要造反,引来朝廷猜疑,那就更好了。”
“最好是让这一代的人既不能为宁王所用,也不能为朝廷所用。”
“这样,等到时机成熟,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我走。”
陈心坚听了,询问道,“那李士实呢?等那李士实当了礼部尚书,只怕也是个麻烦。”
“他?”裴元笑了,话语间带着无尽的嘲讽,“李士实怎么有资格担任礼部尚书?”
“这个家伙外官当惯了,早就忘记了官场的潜规则。”
“当我知道朝廷让李士实给陆完腾出位置,然后安排李士实去补礼部尚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家伙被人耍了。”
裴元笑着露出白牙,“等我亲手敲碎他的尚书梦,我就不相信,被激怒李士实还能愿意任由那些人摆布。”
“他现在的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到时候他一定会出于戒备,死守着他的左都御史不放,并且彻底的看清有些人的嘴脸。”
“只要陆完当不成左都御史,那就很难向清流交出足够可信的投名状。”
陈心坚听得目瞪口呆。
刚才这狗千户还在里面和人信誓旦旦,称兄道弟,描绘着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场景。
没想到刚刚出门,竟被自己问出了这样的秘密。
那原本正要高歌猛进的李士实,竟然是身处深渊而不自知……
陈心坚在遍体生寒之余,不由庆幸,还好自己是站在千户身边的人。
他有些不解的问道,“千户不是说,朝中的不少人已经被宁王收买了吗?他们怎么会来合伙坑李士实?”
裴元冷笑道,“这有什么,就算是李善长、胡惟庸这种不能善终的角色,也有的是人争着当啊。”
“那些朝中官员越看好宁王,也就越讨厌李士实。”
“因为这个老头,挡着他们的路了。”
陈心坚小心的追问道,“那恩科的事情不会有影响吧?”
裴元理所当然道,“怎么会呢?我当然要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去敲碎大都宪的好梦。到时候木已成舟,无论继任者是谁,都不傻到放弃这白捡的名利。”
裴元咧开嘴,露出白色的牙齿,“功成不必在我,也……,不必在他嘛。”
陈心坚一边点头,一边默默的在心中临摹了几百遍忠诚。
裴元说完,脑海中快速地想着,已经有了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这个人选担任礼部尚书的话,将会十分有利于他平衡朝局。
接下来的话……
陆完功高,不得不赏。
再给陆完谋一个大七卿的位置,然后游说一番,他就未必再甘愿给人做狗了。
杨一清不能太早倒下,不然谁来制衡杨廷和?
孙交的话,可以削弱一波,但是不能一口气打废,如果王琼冒头太早,也不是裴元的本意。
就算王琼现在已经向朝野展露能力,可一个侍郎已经足够,绝对不能让他现在就进入“大七卿”的行列。
再就是兵部尚书何鉴了。
想到上次杭州前卫指挥使徐丰的事情,何鉴没给自己面子……
裴元心中给他画了个叉。
你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