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5 不负韶华

这次裴元入京,基本算是把京城的根基夯实了。

裴元留了澹台芳土在京,继续编练锦衣卫,并且向更多的寺庙派出砧基道人。

依靠着大小寺庙源源不断的进贡,裴元足以大肆的扩大北方局的规模。

他自己则将大部分人手抽了出来,全都带着去山东公干。

当初收拢的六百徐州精兵,程雷响和丁鸿各带走了一百,用以快速的掌握他们所在的卫所。

剩下的四百人,裴元挑了两百亲兵留守自己常驻的智化寺,保护自己的银子。

另外两百人则交给了陈头铁,驻扎在普贤院,就近保护自己在灯市口的宅子和女人。

可以说……,公而忘私,把家庭生活,全面融入到了工作中。

后来大慈恩寺晒马时间后,裴元把这二百人,暂时藏到了天津卫那边。

这次要运银子去湖广竞买大豆,这才把人陆续招了回来。

现在灯市口那边,由担任了西厂掌刑千户的宋春娘接手,普贤院百户所也重新立了起来,由周围的砧基道人轮替值守。

裴元为了避免在离京期间,会有人搞什么幺蛾子,还把这个百户所的临时管辖权交给了集中精力为裴千户修宅子的云不闲。

云家父子在京中人面广,有些突发事件如果能处理的圆滑些,那裴元的很多后手才来得及启动。

云不闲得到裴千户这般重用,一时感动的心绪激荡。

上一次闯梁宅捉拿梁次摅有功,云不闲已经因功晋升为了总旗。

如今千户开始用他,终于可以不再辜负这一身的本领了。

云不闲一直自问能力不下程雷响,按照之前的成例,既然千户重用他,接下来他就该外放指挥使了吧。

云不闲看着面前打灰和泥、抛石夯土的施工场地,由衷的感觉到一种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

至于智化寺那边,有孔续和补录的一些锦衣卫留守,裴元也把看守老巢徐州精兵撤走了。

出城后不久,陈头铁就带着田赋过来打招呼,“千户,卑职的银车慢,先和您辞别了。”

裴元点头,对陈头铁反复提醒道,“你脑子不是很好使,遇到事情多听田赋的意见。”

陈头铁憋得脸通红,回头看看田赋,再看看和裴元坐了一个马车的霍韬,讪讪道,“卑职遵命。”

田赋也有些尴尬,他都不好单独向裴千户道别了。

毕竟按照裴元若隐若现的体系划分,他将长期跟着陈头铁做事,一个负责谋划应对,一个确保忠诚度和执行力。

裴千户还没提过等他考上进士后会怎么安排,但是作为御史巡按山东,应该是最接近的可能。

罗教治头大祭酒以御史身份巡按山东,顺便辅佐陈教主……

田赋想了想那画面,越发觉得自己上了裴千户的船,算是做对了。

这个大明,还有个鸡儿的前途啊。

等到邪教教主和治头大祭酒离开,霍韬很懂事的主动询问道,“学生倒也有些材力,千户有用得上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

霍韬经过了那次纳妾宴,算是彻底看明白了。

如果那些他努力一生都要仰望的人,还巴巴的跑来参加裴千户纳妾的宴席,那么已经有资格坐在宴席上的他,为什么还要蠢得用一生的努力,去仰望他们呢?

和田赋这种精通世故,能一点点接受现实的老油条不同,越是信念崩塌的年轻人,转弯就越猛烈。

不想裴元却对霍韬笑道,“你不用。”

以霍韬的聪明,自然已经看出田赋早就已经投靠了裴元,而且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忠诚度认可。

现在分兵出任务,他都能担任出谋划策的角色,甚至连裴千户的绝对心腹都要听他的意见。

感觉自己落后了一步的霍韬,正要更大胆的暗示一下自己忠心。

就听裴元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你是社稷之才,将来是要撑起大明朝堂的。你现在的任务,还是多观察多学习。”

霍韬的才能如何,历史并不能给出完整的评判。

因为有强势首辅张璁在前,同时代的人全都黯然失色。

张璁没入阁之前尚能隐忍,等到入阁之后,立刻抛开拖后腿的渣渣嘉靖,以强力手段果敢用事,不但勇于改革,整顿吏治,还大量清退皇室宗亲侵夺的百姓田产。

努力了六年的嘉靖皇帝,顿时大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