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7 心生微澜

裴元果然绝口不提王琼之前的怠慢,继续了之前的话题,“那以王公之见,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王琼乐的不提前事,见裴元发问,也认真思索了起来。

好一会儿,王琼才说道,“若是由天子过问,固然能够让此事得到重视,可以迅速解决。但是不免、不免……”

裴元补充道,“不免让人误解王公乃是投靠皇权的幸进之辈?”

王琼见裴元说的直白,也不藏着掖着了,“的确如此。”

裴元道,“既然如此,那稍后我就去见见张琏张公,和他说起此事。以他的嫉恶如仇,肯定见不得那些官吏,肆意的挥霍朝廷的库藏。”

王琼听了,回忆起刚才裴元描述的前线的浪费,也是有些愤懑,“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如孙交、杨谭之辈,岂会在乎小民死活?”

裴元心中一动,正好可以进入下一个话题。 原著小说网

他便刻意的沉默了一下。

王琼没得到裴元的回应,不由向裴元看去。

却见裴元满脸肃然的低头,不知在想着什么。

王琼见状,询问道,“裴小友?”

裴元微微叹息,答道,“刚听王公说起小民死活,恰有所感,不觉失态。”

“哦?”王琼被勾起了好奇心,“且说来听听。”

裴元却摇头拒绝道,“这件事,我若说给了王公,就是害了王公。我心何安?”

王琼听裴元这么说,却没有像裴元预想的那样催问,而是想了一下才道,“说说吧,若是力所能及,王某当仁不让。若是力不能及,王某也不会自不量力。”

裴元本就没有架起王琼,强行道德绑架他的意思,见王琼看的通透,这才说道,“王公能这么说,裴某这才敢畅所欲言。”

裴元便将朝廷平叛以斩首计功,结果导致叛贼越剿越多,小寇养成大寇,大寇养成流寇的事情;以及官军为了多多记功,到处斩杀劫掠平民,又借着兵强马壮,胁迫朝廷承认功勋的事情说了。

王琼听着听着,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裴元并没有遮遮掩掩,将事情说完之后,也说出了希望终结这种,在平叛中以斩首来计算功劳的方式。

同时,也将这件事的利弊都向王琼说明了。

好处自然就是,一旦这项政策通过,能保住许多无辜百姓的性命,为大明保存更多的元气。

坏处就是,王琼会遭人记恨,引来无数仇视的目光。

好处是大明的,坏处是王琼的。

裴元说的坦诚,王琼听完就一直沉默,裴元也跟着他沉默。

过了不知多久,有管事进来回禀,说是宴席已经备好。

裴元这才注意到,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

王琼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走吧,咱俩好好喝几杯。”

裴元对此也是欣然。

不提王琼将会成为杨廷和的劲敌,和裴元将是潜在盟友;也不说王琼手下的头号打仔王守仁有多凶猛,值得好好拉拢,单是这么一个对百姓有朴素感情的人,本身就让裴元很欣赏。

他做都水郎中,就整肃人员,革除地方兼差,又稽核资财,杜绝贪耗,让百姓不困顿,整理漕河的资材也不缺乏。

他还亲力亲为,实地勘察每步每里的河道闸座,计算一尺一丈的漕舟水材费用,对漕河脉络的原委及古今变迁,修治河道的经费,以及历朝有关漕河奏议、碑记,全都编制图志,把漕河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做户部尚书,就小心节俭的花着百姓的钱,尽职职责的掌握着朝廷的每项开支。

明史有载,曾有边防总兵官,企图向户部冒领粮草供给。王琼亲自过问此事,请来了这位总兵,屈指计算他所率军士编制人数,已领粮草数量,现存粮草数量、地方诸郡岁供粮草数量,边卒岁采秋青数量,结果把那个总兵官算得张目结舌。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一个靠文学考出来的进士,能够如此勤于本职,通晓所管的事务,做到尽心尽责,可谓世之罕有。

王琼转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做的更是丝毫不逊色。

他不但早早识破了宁王的野心和朝中的暗流涌动,还沉着应对,让王守仁去赣南蹲草数年。结果等到宁王造反天下慌乱的时候,王琼谈笑间,便引动了几年前砍出的刀,将宁王一击毙命。

他威武不能屈,成为唯独没给刘瑾递上“红本”的官员;他富贵不能淫,成为朝中少有的没被宁王重金收买的人;他困厄不能移,六十多岁被朝廷充军流放,仍旧能写出“乾坤俯仰成今古,世态浮云一笑看。”

这样的人物,岂能就这么被杨廷和从历史上涂抹掉?甚至被描绘为奸臣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