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董祀外出为官,只有蔡琰在家。蔡琰听说曹操来了,急忙出门迎接。
曹操进入堂中,蔡琰请安完毕,站在一旁侍奉。曹操偶然看见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碑文图轴,便起身观看。
他向蔡琰询问,蔡琰回答说:“这是曹娥碑。昔日汉和帝时期,上虞有个巫师,名叫曹旰,擅长以舞蹈娱神。五月五日那天,他在船上醉酒起舞,不慎坠入江中溺亡。他的女儿当时年仅十四岁,在江边绕着啼哭了七昼夜,随后跳入江中。五天后,她背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乡里人将他们安葬在江边。上虞县令度尚将此事奏明朝廷,表彰她为孝女。度尚让邯郸淳撰写文章,刻在石碑上以记录此事。当时邯郸淳年仅十三岁,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涂改,写完后立在墓旁,当时的人都觉得很惊奇。我的父亲蔡邕听说后前去观看,那时天色已晚,他便在黑暗中用手摸着碑文阅读,随后索要毛笔,在碑的背面写下了八个大字。后人刻石碑时,也把这八个字刻了上去。”曹操看着那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问蔡琰:“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蔡琰说:“虽然这是先父的遗笔,但我实在不明白其中含义。”曹操回头看着众谋士,问道:“你们明白吗?”众人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站出来说:“我已经明白其中意思了。”曹操一看,是主簿杨修。
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于是辞别蔡琰,带着众人出了庄园。
上马走了三里路,曹操忽然领悟,笑着对杨修说:“你试着说说看。”杨修说:“这是个隐语。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字旁边加个‘丝’字,就是‘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女’字旁边加个‘少’字,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字旁边加个‘子’字,是‘好’字。齑臼是盛放五种辛辣调料的器具,‘受’字旁边加个‘辛’字,是‘辤’(‘辞’的古字)字。总而言之,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曹操大为惊讶,说:“正和我想的一样!”众人都赞叹杨修才思敏捷。
没过几天,大军抵达南郑。曹洪前来迎接,详细讲述了张郃的战事。曹操说:“这不是张郃的过错,胜负本就是兵家常事。”曹洪又说:“如今刘备派黄忠攻打定军山,夏侯渊知道大王的军队来了,便坚守不出战。”曹操说:“如果不出战,那就是示弱了。”于是派人拿着符节到定军山,命令夏侯渊进兵。
刘晔劝谏说:“夏侯渊性格太刚,恐怕会中了敌人的奸计。”曹操便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他。
使者拿着符节来到夏侯渊的营帐,夏侯渊迎接进去。使者拿出书信,夏侯渊拆开阅读。
信中大致说:“凡是身为将领的,应当刚柔并济,不可只凭借勇猛。如果只靠勇猛,那就只是一介匹夫之勇。我如今在南郑屯驻大军,就是想看看你的杰出才能,不要辱没了‘妙才’这两个字。”夏侯渊看完信后十分高兴。
打发使者回去后,便和张郃商议说:“如今魏王率领大军屯驻在南郑,征讨刘备。我和你长久驻守此地,怎么能建立功业呢?明天我出战,一定要生擒黄忠。”张郃说:“黄忠智谋和勇气兼备,况且还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这里山路险峻,只适合坚守。”夏侯渊说:“如果让别人建立了功劳,我和你有什么脸面去见魏王呢?你只管守住山头,我去出战。”于是下令:“谁敢出去哨探诱敌?”夏侯尚说:“我愿意去。”夏侯渊说:“你去哨探,和黄忠交战,只许输,不许赢。我有一条妙计,是这样的……”夏侯尚领命,带领三千士兵离开定军山大寨向前行进。
再说黄忠与法正领兵驻扎在定军山口,多次挑战,夏侯渊都坚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