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夏朝的山西沁州昂车关前,气氛同样剑拔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皇太极之孙,博洛贝勒亲率十万本部精锐,与山西大同姜镶的三万降军会合,共计十三万大军,自太原浩浩荡荡出发,目标直指——沁州昂车关。
再说山西的叶臣与张存仁,前番在昂车关前败北后,便一直驻军于山西泽潞沁西边的平阳府。
如今,在多尔衮的军令之下,叶臣驱使着各路降军,将近八万人马,如潮水般从平阳府向潞安府西部长子县攻击而来。
而在河南彰德府、卫辉府,以及京师大名府,共六万大军在多罗贝勒衔平南大将军爱新觉罗·勒克德浑的率领下,朝着潞安府的黎城进军。
一时间,泽潞沁三地,仿佛被一张巨大的战争之网笼罩,面临着清军近三十万大军从三个方向的疯狂攻击。
夏朝这边,军机参赞院院使李岩不敢有丝毫懈怠。
亲领左参赞副使陈金斗星夜兼程,奔赴泽州,坐镇指挥抵抗事宜。
右副参赞侯恂则在汝阳坐镇,紧急调派各路物资,把控着全局的后勤输送。
这一战,对于夏军来说,是背水一战,是绝不能输,更不敢输的生死较量。
其实,夏军在每一次抗击清军的战斗中,都没有退路,输了,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这次,情况尤为危急。正值夏军大军云集东部南京城之时,若是此时让清军突破了泽潞沁,那便是全盘皆输的局面。
不仅如此,连带攻击南京的大军也会军心大乱,极有可能不战自退,后果不堪设想。
清夏双方,都深知这一战的分量,它将决定往后几年的攻防态势。
清军若胜,便能一路畅通无阻,进而挥师南下,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
夏军若胜,则能让清军的南下计划彻底夭折,让他们在几年内都休想再如此轻易地兵分多路,大举进犯。
此时的泽潞沁三地迅速发动了全境动员令。
所有巡检司、羽云卫、衙役,纷纷登上城墙,严阵以待。
百姓们也被发动起来,帮忙运送粮草军械物资,参与到这场保卫泽潞沁自己家园的战斗中。
在泽州不远处的沙岭村,一片忙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