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啊,小子,你可别光顾着喝水,这背后的病机你还没搞明白呢。我告诉你啊,这时候你的肚子肯定是胀胀的,因为寒气把脾胃也给冻住了,脾胃运化不了水湿,水湿就堵在肚子里了。所以啊,你虽然渴,但喝水也得适量,喝多了反而更胀。”
“还有啊,你可能会自汗出,这是因为身体想通过出汗来排邪,但邪气太盛,正气不足,所以汗出得也不痛快。小便呢,可能也不咋顺畅,因为水湿都堵在肚子里了,下不去嘛。至于寸口脉浮而涩,关上弦急,这都是脉象上的表现,说明肝气不舒,肺气不畅,肝木克肺金了,这就叫‘横’病。”
“那咋治呢?我告诉你啊,这时候你得找期门穴,这可是肝经的募穴,刺激它能疏肝理气,调和肝肺。肝气一舒,肺气就畅了,水湿也就能运化了。所以啊,刺期门穴,就是治疗这个病的关键。”
小主,
说到这里,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心里暗喜:“这小子,总算是听明白了。”不过,咱还得再给他加深点印象,让他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能迅速反应过来。
于是,他又开玩笑地说:“小子啊,你可得记住了,以后遇到这种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的病人,千万别急着给他们喝水,得先问问他们肚子胀不胀。要是胀的话,那就得考虑是不是肝乘肺了,是不是得刺期门穴了。不然啊,你给他们喝再多水,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还可能加重病情呢!”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就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终于看到肉骨头的小狗。他眨巴着眼睛问:“仙师啊,我有个问题想不通,就是那个太阳病二日,病人烦躁得很,结果有人给他背上来了一记热乎乎的熨斗大法,这一熨,嘿,大汗如雨下,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胡子都差点笑歪了,心想这小子真是会问。他捋了捋长髯,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得从太阳病说起。太阳病,说白了就是外邪入侵,咱们身体的阳气就跟敌人干上了,这时候呢,病人可能会有点发烧、怕冷啥的。要是这时候病人烦躁不安,那说明邪气正跟阳气斗得难解难分呢。”
“然后呢,也不知道是哪个二愣子,想给病人来个‘温暖疗法’,直接拿熨斗给背上来了一下。这一来,好家伙,火力全开,直接把邪气给推进胃里头了。胃里头本来就有水有火,平衡得很,这一下子外来户闯进来,水就被烤干了,胃里头就开始闹腾了。病人呢,就更烦躁了,烦躁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说胡话了,这就是咱们说的‘谵语’。”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啊?这么神奇?那后来呢?”
张仲景仙师继续娓娓道来:“这一闹腾,十天半个月的,病人可能会突然打个冷颤,然后开始拉肚子。这时候啊,你可别慌,这可不是病情加重了,而是邪气在往外排呢,是身体要好转的迹象。所以啊,这时候咱们得沉得住气,别一拉肚子就给止泻药,那可就把邪气又给堵回去了。”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又问:“那要是这时候病人腰以下不出汗,想尿尿又尿不出来,还犯恶心,脚底下还怕风,大便干燥,小便应该多才对,结果又不多,这又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这问题问得有点水平啊,于是更加来了兴致:“这事儿啊,说明邪气在身体里头捣乱呢。腰以下不出汗,那是邪气把下焦给堵住了;想尿尿尿不出来,那是因为膀胱被邪气给骚扰了;犯恶心呢,那是胃气上逆;脚底下怕风,那是邪气在下焦作祟;大便干燥呢,那是因为津液被邪气给榨干了;小便不多呢,那是因为邪气把水道给堵了。”
“这时候啊,病人拉完大便后,可能会突然觉得头疼得厉害,就像被谁敲了一闷棍似的。这时候你可别慌,那是因为邪气往上冲呢。还有啊,这时候病人的脚底板肯定是热的,那是因为胃气往下走呢,胃气一下行,邪气就被带着往下排了。”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仙师啊,您这一番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啊!原来中医这么神奇,这么深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