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二十四)

“说到这,我得插个题外话。你们知道吗?有时候,脉象还能反映出人的心情呢!比如,有人一紧张,脉象就跳得跟小兔子似的,‘砰砰砰’,快得能赶上心跳加速大赛的冠军了。但咱们今天的主角,这位‘不饮水大侠’,他的脉象可没那么活泼,它是慢悠悠的,还带着点儿小脾气,仿佛在跟你抗议:‘喂,主人,该给我点儿水润润嗓子啦!’”

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则忙着记录,生怕错过任何细节。张仲景仙师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弟子们学到知识,又能保持学习的热情。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除了脉象变‘涩’,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唇口干燥。想象一下,你连续几天没喝水,嘴唇是不是会干得像秋天的叶子,轻轻一碰就可能裂开?同样道理,这位大侠的嘴唇和口腔也是干巴巴的,连说话都可能变得费劲,因为口腔黏膜都缺水了嘛!这时候,如果有人递给他一杯水,他估计能一口气喝干,连杯子都想吞下去!”

说到这里,张仲景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起来:“不过,笑归笑,这事儿也提醒我们,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绝对不能缺水。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啊,大家伙儿,别等到口干舌燥、脉象发涩的时候,才想起喝水的重要性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弟子们听了,纷纷点头,有的还互相打趣:“看来,以后得多喝水,不然被师父诊断为‘涩脉大侠’,那可就丢人丢到医馆外头了!”

有一天,张仲景仙师的诊所里,来了这么一位弟子,满脸好奇,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眼睛闪烁着探索未知的光芒。他恭敬地问道:“师父啊,人要是心里头愧疚了,那脉象会是个啥样呢?是不是跟做了亏心事儿似的,有啥特别标记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嘴角勾起一抹神秘莫测的微笑,仿佛在说:“小伙子,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妙,问得呱呱叫!”只见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子穿越千年的沉稳与智慧:“哎呀,这愧疚的人啊,他们的脉象啊,就像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叶扁舟,轻飘飘的,浮在那里,不沉不降,你说奇不奇怪?”

“浮脉?”弟子挠挠头,一脸疑惑,“可这浮脉,不是感冒初起,或者身体虚弱的人也有的吗?怎么能判断出是愧疚呢?”

“哈哈,问得好!”张仲景仙师一拍大腿,笑得那叫一个爽朗,“这就得说到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高明之处了。你看,这愧疚的人啊,除了脉象浮,还有个特点,那就是脸色跟调色盘似的,一会儿白得像墙皮,一会儿又红得像猴屁股,乍白乍赤,变脸比川剧还快!”

“哦~原来如此!”弟子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面露难色,“可这…这脸上颜色变化,不是也能装出来吗?比如,我突然想逗逗你,故意装作愧疚,脸上红白交加,您不就误诊了吗?”

“哈哈,你这小子,还想跟我斗智斗勇?”张仲景仙师笑得差点儿岔了气,“告诉你,中医看病,讲究的是一个‘神’字。神,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是真是假,一目了然。愧疚之人,他的眼神闪烁不定,言语间透露着不自然,这些细微之处,都是逃不过老夫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