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大清将士的训练强度和方法也得提上来,回去也要安排妥当。
有的时候,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术谋略,后勤保障与士兵素质同样关键。】
乾隆听见云儿心声的那一刻!
心底泛起一阵心疼,他看着身旁的萧云,这个女子总是默默为大清的江山社稷付出。
殚精竭虑,每一个想法都直击要害,只为了能护这万里河山、万千子民周全。
在这一刻,乾隆对她的心疼愈发浓烈,那是一种混杂着敬佩、怜惜与爱意的复杂情愫。
朝堂之上,议论之声再度响起。
有一位礼部官员站出来,提及番邦来使朝贡时礼仪繁琐,却又时常因文化差异引发误会,不知如何改进。
萧云略一思索,随即答道:“可编纂一本详细的《中外礼仪通鉴》。
将我大清礼仪与番邦常见习俗皆收纳其中,配以绘图说明,分发至各部门与接待场所。
并挑选精通外语与礼仪的官员组成接待团,提前了解来使背景。
针对性安排接待流程,如此既能彰显我大清风范,又可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这一番番建言献策,如同一颗颗定心丸,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此刻,再没有一个人对萧云有半分不敬,那些原本心存疑虑、轻视的目光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钦佩与尊崇。
这一场早朝,无疑是他们有生以来最为别开生面的一次。
在大清建国之初,何曾有过女子被封为国师,还被赋予如此滔天的权力?
可萧云用她的智慧与才情,打破了所有人的质疑。
让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皆在她和乾隆的掌控之中。
太和殿内的这场早朝,如疾风骤雨般迅速落下帷幕,快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往日里,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往往一个议题都要耗费大量辰光,可今日全然不同。
只见大臣们接二连三地抛出关乎民生、军事、外交等诸多棘手难题。
从南方的洪涝治理到北方边疆的防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