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秋临,这封信谁给的

很快就是腊月二十八了,靳晏川给衙门所有人结了月银,每人格外给了一个红包,每人一两银子,二十斤精米,一刀五斤的五花肉,一只鸡,所有人感恩靳大人的恩情,这是他们在衙门工作以来最好的一次待遇。

而最开始跟随靳晏川的二十多人的衙役格外包了五两红包,这些人再次感谢靳大人的大恩大德,又再次庆幸自己当初顶着何京允那么大的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站在公堂之上,尽管是因为没钱逼的,但是,事实证明,自己选择是正确的。

所有人欢欢喜喜的放了假,带着家人上街购物,这也是他们家这些年来过的最肥的一个年。

靳晏川没有留值班的,有孟一这些人在,其他人就让他们在家过个好年,正好衙门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在一起都熟悉更加热闹。

孟芸这边也很热闹,她空间有很多布匹,于是雇了几个绣娘,给铺子里的所有人做衣服,每人做两套同款同样的衣服,衣服后背绣着四个大字惠民粮铺,下面是两行小字,足斤足两,童叟无欺,品质保优,送货上门。除了工装,还做了两身新衣服。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干劲十足。过年这几天买粮的人特别多,白木杨扒拉着算盘子,嘴角都咧到了耳朵后。

粮铺有新衣服,医馆这边也有,同样是两套工作服,两套常服,衣服面料都是上好的精棉布和锦缎。

段家三姐妹除了这些,孟芸给她们每人二十两银子,是自己攒着还是给家里寄回去,她就不作干涉了。

小子恒这几天玩的乐不思蜀了,每天跟着爷爷和两个叔叔走街串巷,十几天时间,把府城快逛遍了。晚上回来就把自己看到好玩的告诉爹娘,还会拿起画笔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孟芸和靳晏川作为父母并没有强制要求子恒要学什么,要学多少,毕竟孩子还小,他们俩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只要子恒开心就好。

府城有很多富甲一方的员外老爷,大有资产的商人,乡绅老爷也不少,他们都知道新知府来了,可是一直没有见过面,所以借着过年的机会,拎着礼物去了府衙,过年送年礼,也不算贿赂,这是正常的交往。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大家到了衙门,看到衙门门口贴的公告,众人灰溜溜的走了。

公告:本官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私下见面,不接受任何名头的礼物,哪怕是一块糕点,一颗鸡蛋。有事走正规流程。

另:本官会在正月初八召开见面会,届时,欢迎所有想参加的各界人士。

想私下混个脸熟的人灰溜溜的走了,当然,有人说靳大人高风亮节,是个好官,也有人说靳大人沽名钓誉,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他们就不信了,猫儿还有不吃鱼的?

再说那些开完会回到家里的县令和镇长们,回到家,各有各的不同反应。

秋风县县令秋临回到家,直接倒床上。

夫人听说后,姗姗而来。

“老爷这是怎么了?”

秋临撇撇嘴,“别提了,在府衙开了一天的会,写了一天的字,腰酸背痛,尤其饿的要命,赶紧备晚膳。”

夫人:“都准备好了,都是你爱吃的,换件衣服。”夫人说着去衣柜拿来一套上好的蜀锦做的长袍,和他那洗的发白的官服有着天壤地别的区别。

秋临看到桌上二十几道鸡鸭鱼肉,赶紧坐下,在俊俏的小婢女的服侍下,喝了一碗燕窝粥,才开始动筷子。

“嗯,好吃,还是家里的菜好吃。”秋临一边吃着,一边心里腹诽,府衙的菜做的太寡淡,滋味也一般,自己就吃了一个馒头,喝了半碗汤。

秋临几个儿子跟着打听开会的事,其实他们也不是真心关心知府开的什么会议内容,就是单纯的问问。

“这个新知府长的倒是不错,今年的科举探花郎,这人也算是有真才实学,说了很多,我都记不住了,不过我记在纸上了,还说要严格按照他说的做,不然就要按渎职罪论处。”秋临不以为意的说道。

餐桌上有一个夫人两个姨娘,三嫡五庶八个儿子,这都是在秋家有资格上桌的,剩下那些生了女儿的姨娘,是没有资格和秋临一起吃饭的。

“哦,我对这个县令倒是有了点兴趣,爹,一会把你记录的那些给我看看。”大儿子秋柏涛说道。

“嗯,没啥看的,你要看一会去我房里拿。”秋临很

很快就是腊月二十八了,靳晏川给衙门所有人结了月银,每人格外给了一个红包,每人一两银子,二十斤精米,一刀五斤的五花肉,一只鸡,所有人感恩靳大人的恩情,这是他们在衙门工作以来最好的一次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