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深刻的问题:王朝兴衰更替乃是历史必然,新王朝对旧王朝的态度和处置方式,最能彰显其气度与胸襟。
同时,不屠杀旧王朝的皇族,也有做人留一线的意思,谁也不知道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不会报应到自己子孙的身上。
从这个当面就能看出区别,如果是泥腿子上位,他们苦大仇深,想的就是打倒一切,世界只能有自己一个声音,所有旧时代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自己才是最正确的。
这也正是秦思源通常不轻易处死大明官员的原因,除非他们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激起极大民愤,或者双手沾满血腥,罪无可恕。
对于其他官员,一般只是没收其非法所得,再分给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在那里自食其力、自生自灭。
秦思源也并非没有想过将这些旧官员为己所用,为此还专门做过尝试。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试用,他失望地发现,这些人大多徒有虚名,除了会引经据典、掉书袋之外,对于实际政务一窍不通,甚至还比不上一个经验丰富的师爷。
在保宁府被留任的官员,也就熊宁元等寥寥几人,而这几人都不是进士出身,只是通过自身努力考中举人,一步一步摸爬滚打才当上了官。
就连他的二叔秦天云也不例外,只能负责一些务虚的工作,比如管理教育等,实务方面是没有经验的。
但秦天云在教育方面也才能平平,让他编一本白话教材,一年时间过去了都毫无成果。如今保宁府使用的初级和中级教材,还是秦思源亲自指挥人员编撰而成。
不过,秦天云在权力斗争方面倒是有一套,毕竟他长期在大明京城,见惯了各种波谲云诡的争斗场面,又时常得到老爷子那个官场老狐狸的指点。
而且,他作为秦家人,从家族利益出发,一般情况下不会背叛自己的家族,因此也算是秦思源安插在官府里的一颗棋子,同时也向众人展示,秦家并非全是无能之辈,还是有能做事、懂权谋的人才。
此刻,蜀王府已被团团围住,密不透风,王府里的太监、宫女等,大部分都被分别关押起来。
蜀王和他的妃子虽未被直接看押,但也被限制在后院,不得随意离开半步,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同样被看押在后院的还有王府属官和幕僚等。
秦思源一行人到蜀王府外时,府门已经被打开,士兵们在府里各处站岗,在他们经过是全都立正敬礼。
蜀王府,雄踞于成都城中心,堪称西南地区的宫殿明珠,承载着大明皇室的威严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