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血战太原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3190 字 12天前

第74章 血战太原

次日大清早,金人又来到太原府城门下,扬威耀武。完颜宗翰和完颜银术拍马近前,金军一个个握了握战刀,气势汹汹。

完颜宗翰扬起鞭子,大骂道:“王禀,张孝纯,快快投降,更待何时?我大金国天兵天将一到,天下何人能敌?”正在此时,一个女真人跑到完颜宗翰身边耳语几句。

完颜宗翰笑道:“大宋路允迪到了,让出一条通道,送他到城下。”一声令下,女真人毕恭毕敬,迎接宋朝官员前来,并护佑抵达城门之下。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紧随其后。

王禀往下一瞧,惊得呆了。张明远和费无极还有他们徒弟都在。毕竟当年童贯伐辽之际,都见过面,也并肩战斗过。虽说事隔多年,但往事历历在目。

路允迪抬头呼道:“王将军,张知府,皇上派本官前来宣旨,快开城门。”

王禀冷笑道:“金贼就在城门口,你要引狼入室不成?大人想宣旨,这也不难,进城之后,我等自当领旨。”

路允迪看了看四下,笑道:“将军又开玩笑,城门紧闭,如何进去?我等又不是神仙,不会腾云驾雾,也不会地盾之术,如若有翅膀,也便好了,展翅高飞,也就成了。”说得城上城下都笑。

王禀叹道:“来来来,张明远、费无极,你们抬头看。”随即派人用吊篮将路允迪吊入城中。张明远等人紧随其后。一个个才算登上了太原府城墙。

在城南的开远门上,路允迪对太原府知府张孝纯、总管王禀及守城军民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原府实乃我大宋边关重镇,祖宗开疆扩土实属不易。朕也于心不忍,怎肯弃之不顾。奈何眼下形势危急,屡战屡败,丧师废财,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为天下苍生着想,朕熟思再三,可割让太原府给金国。宣旨到日,即刻交付,不得有误,钦此。

此言一出,张孝纯神情肃穆,捋了捋胡须,眼里含泪,欲言又止。

王禀立即仗剑而起,冷笑道:“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太原府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悠悠苍天,我等愿与太原府共存亡!”

城上军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我等愿随王总管坚守太原府,与城共存,决不退让!誓杀金贼,绝不投降!”怒视路允迪及张明远等人,路允迪羞愧满面,沿城墙台阶而下,往金国大营去了。

张明远等人却不离开。王禀见众人七嘴八舌都骂张明远等人。费无极解释一番,众人才了然不惑,摇摇头,苦笑一声。

张孝纯道:“他们和本官一样,都是读书人,诸位不必见疑。本官虽说不曾谋面,但早听说过终南山太平先生李长安了。张明远和费无极都是李长安的得意门生,这一点,本官深信不疑。”

子午道:“你们冤枉我们不打紧,可不能冤枉我家师父。”

普安道:“你们打听打听,出使西夏和辽国,出使高丽,北上伐辽。东京保卫战,我家师父,哪个不是为国为民。”

余下道:“太原府,我们也来过。”

武连道:“老陈醋,我们可是尝过,真酸。”众人忍俊不禁。正在此时,人群里冒出来几个人。人群开始不大相信子午四人的话,以为他们在套近乎。

一个是那太原府酒楼店小二,曾经玄空道长带领张明远和费无极来到这家酒楼,这店小二记忆犹新,就近前笑道:“我认得他们,跟随一个道长,路过太原府,在我店中吃过酒。”

另一个是卖老陈醋的汉子,一眼认出子午四人,近前笑道:“老陈醋,葱醋鸡。他们四个当年路过,我卖过老陈醋给他们。”

子午四人立马拿出那葫芦来。果然是刻着这人招牌的葫芦,上书曰:太原府张记老陈醋。众人都传看一遍,那葫芦依然崭新如初。

这时,王禀与张孝纯不用多说,老百姓都不再指责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了,一个个散去。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来到张孝纯府邸,众人坐下来说话。

眼看太原府变成一座孤城,王禀却毫不心灰意冷,缓缓道:“我王禀佩服范仲淹,自当为国为民。虽死犹荣,功成不必在我。”

张明远劝道:“将军,我干爹兄弟二人也撒手人寰了,你何必固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费无极附和道:“眼下皇上与金人议和,割让太原府。如若死战,就怕金人丧心病狂。”

张孝纯道:“本官心知肚明,你们也不愿看到太原府陷落敌手,是也不是?”

子午道:“那是自然,我大宋一城一池,都是太祖开疆扩土打下的,不可弃之不顾。如若拱手让人,天理难容。”

普安恨恨的道:“但将军和大人想过没有?你们死守空城,毫无意义。守住了,朝廷会怪罪你们,战场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