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地势起伏,丘陵和山地交错分布,给人一种山峦叠嶂、连绵不绝的感觉。这里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原始森林茂密繁盛,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屏障。这样的环境使得南方成为了进行山地步战的理想之地,无论是地形还是植被都为战斗提供了良好的掩护和隐蔽条件。
秦始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改革,如书同文、车同轨、修官道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官道的修建使得交通更加便利,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和发展。而在这片绵延的山地中,官道成为了唯一比较好走的道路。
孙坚率领的军队中,先锋部队在几位勇猛善战的将领带领下,身先士卒,为后续的大部队探路。由于他们走的是官道,所以无需像在荒野中那样披荆斩棘,也不必担心遇到河流需要临时搭桥。官道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行军的效率,减少了行军时间,让大军能够更加迅速地前进。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在前进过程中,发出的声响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山林都惊动起来。周边的飞鸟和野兽们听到如此巨大的声音,纷纷惊恐地逃窜。这些动物虽然凶猛,但它们并非愚笨,它们知道这支庞大的军队意味着危险,所以选择了远离。
大军前进的声音如同滚滚春雷一般,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散。这巨大的声响不仅震撼了大地,也惊动了隐藏在山沟中的黄祖部队麾下的探子们。
这些探子们早已在山林中潜伏多时,听到部队的声响后,他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于树林之间,小心翼翼地打探着眼前的这一支部队的各种情报。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摸清这一支军队的统帅、将领等重要信息,为黄祖的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孙坚的大军同样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在周围巡逻,这些斥候们训练有素,警惕性极高。探子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巧妙地避开他们的视线,以免被发现。
经过一番艰难的打探,探子们终于有了收获。他们发现那支正在前进的部队,正是孙坚所率领的南下大军。那迎风飘扬的“孙”字大纛,以及一些孙坚麾下特有的外姓将领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为了确保情报的准确性,探子们还进行了多次观察和核对,最终确定了孙坚所在的方位。一切都已明了,他们开始迅速向后撤退,速度之快,犹如闪电。
藏匿于山沟中的黄祖,正焦急地等待着探子们的消息。当他听到探子们的汇报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吐掉了叼在嘴角的狗尾巴草,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经过数日漫长的等待,黄祖和他的部下们终于迎来了孙坚部队的抵达。他们静静地潜伏在伏击地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当孙坚的军队进入他们的视野时,黄祖心中的喜悦难以抑制。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迫不及待地低声说道:“终于等到了!”
话音未落,黄祖迅速站起身来,准备下达攻击的命令。然而,由于长时间蹲着,他的身体突然失去了平衡,眼前瞬间变得一片漆黑,大脑也感到一阵晕眩。
黄祖有些惊慌,但他很快就稳住了身体,恢复了过来。这只是因为长时间蹲着导致的大脑短暂供血不足,才引发了这样的症状。
稍作适应后,黄祖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呼喊:“干完这一票,我们就可以回家去了!”
他的声音在周边回荡,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周围的江夏士卒们听到他的呼喊,也都激动地附和起来,齐声高喊:“回家!回家!”
这些士卒们已经在这个山沟里埋伏了多日,忍受着山沟内蚊虫肆虐的折磨。在这片蚊虫最多的区域,他们每天都要在野地里与蚊虫作斗争,被叮咬得苦不堪言。
此等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哪里比得上待在家里的舒坦。要不是出于对黄祖的敬重,这些士卒们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发生哗变了。
那广袤无垠的野地里,蚊虫肆虐,嗡嗡作响,让人不胜其扰。相比之下,待在江夏可就舒适多了,那里有繁华的酒肆,只要付费就能让人尽情畅饮。然而,这山沟里却连个酒肆的影子都看不到,实在是乏味至极。
正当黄祖扯开嗓子呼喊的时候,他身边的士卒们也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欣喜的神色。毕竟,谁不想离开这蚊虫肆虐、枯燥乏味的地方呢?
这一声怒吼,虽然惊起了不少的飞禽走兽,但好在孙坚的部队距离较远,并未察觉到这边的异常。黄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因此而幸运地躲过了被发现的风险。这种距离上的安全感,让黄祖和他的士卒们都松了一口气。
黄祖见状,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让这群士气高昂的江夏士卒们迅速朝着指定的埋伏地点进发。在传令兵详细的描述下,众位前来伏击的江夏士卒们对孙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无疑为他们的行动增添了几分胜算。
孙坚所穿戴的服饰甲胄以及显着的外貌特征和胯下战马的特征,都被穿梭在士卒之中的传令兵所描述的清清楚楚,至于士卒们识不识得,那就静看运气和天命了。
就在江夏士卒们等待孙坚大部队前进到伏击地点时,蚊虫就像是跗骨之蛆一般,再次的袭来,搞得士卒们都怨声载道的。
舒适的气候所造就的不单单是人们身体上的舒适,同样也是昆虫所诞生的温床,南方多蚊虫,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嗡嗡作响如3D环绕音质一般,让士卒们有苦也说不出。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