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艰难的返程

经过这场变故,战士们更加疲惫,但也不敢放松警惕。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雨终于停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经过一夜的浸泡,不少驴车和马车的车轮出现了损坏。有的车轴变形,有的辐条断裂,无法正常行驶。

“这可怎么办,这么多物资,靠人力搬运可不行。”一个战士焦急地说道。

王远看着损坏的车辆,沉思片刻后说:“大家别急,先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修理一下。”

战士们在附近寻找可用的木材和工具,尝试修理车辆。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和专业工具,修理工作进展缓慢。

此时,队伍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王远深知不能再拖延下去。“这样,一部分战士继续修理车辆,另一部分战士去附近村子找找,看能不能借到一些工具或者车辆。”王远果断下令。

被派出去的战士们迅速出发,可附近的村子大多被鬼子洗劫过,村民们自身难保,根本没有多余的工具和车辆。

“看来只能靠咱们自己了。”王远看着空手而归的战士们,咬咬牙说道,“加快修理速度,能修一辆是一辆,实在不行,就把物资集中到能走的车上。”

在克服了车轮损坏等重重困难后,王远和战士们终于再次踏上归程。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那熟悉的山脉轮廓和初建的制药基地逐渐映入眼帘。

战士们和乡亲们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一路的艰辛此刻都化作了自豪。“终于回来了,可算把这些宝贝带回来了。”一个战士兴奋地说道。

王远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大声喊道:“弟兄们,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物资能让咱们的制药基地飞速发展。”

队伍进入基地后,立刻忙碌起来。大家有序地将水泥、工具、武器弹药等物资搬运下车,分类存放。水泥被小心地放置在搭建好的简易仓库中,避免受潮;工业工具则整齐摆放在工作区域,方便后续使用;武器弹药妥善安置,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李云龙召集战士们,开始安排下一步工作。“同志们,咱们先把这些物资安置好,然后就投入到制药基地的建设中。有了这些水泥,山洞的支撑柱和碉堡就能尽快建好。”

战士们纷纷响应,干劲十足。一部分战士在王远的带领下,开始规划水泥的使用。“先把山洞里的支撑柱砌起来,这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证质量。”王远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

工匠出身的战士们发挥专长,调配水泥、堆砌石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支撑柱的建造。他们仔细地将水泥涂抹在石块之间,确保每一处连接都牢固无比。“这支撑柱可是关系到整个山洞的安全,大家都小心点。”一位年长的工匠战士叮嘱着身边的年轻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