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空了,府库空了,连药铺的药柜都被搬空了。"黄忠的手上拿着属下探查得来的详细报告:"城中存粮,只够三千士卒十日之用。百姓家中普遍也只剩一月存粮,这孙策还真是够狠,够彻底,这是给我们丢了个烂摊子啊。。。"
一位年纪轻轻的副将提议:"不如向周边郡县借粮?"
"不可。"黄忠摇头:"孙策刚退,民心未定。再者,周围势力复杂,我们夷洲初到丹阳郡,若向周边借粮,先不说能不能借到,但是肯定会透露出丹阳郡虚弱的事实,对我们十分不利。"
“那怎么办啊?将军!这人是铁,饭是钢啊,要是没粮食,可是会大乱的。”年轻校尉年轻气盛,恨不得揍孙策一顿。
黄忠长叹一口气:“为今之计就是只能厚着脸皮向夷洲求援了,好在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重新接管城防,防止异变,同时修缮丹阳郡城。”
开完会议后,黄忠当夜就提笔写下求援信,命快马送往到帆船上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夷洲。信中详细列明所需,并且向陈星宇详细说了丹阳郡城的现状和孙策方的态度转变。
次日清晨,黄忠亲自巡视城墙。丹阳城墙多处坍塌,砖石散落一地。他蹲下身,捡起一块城砖,发现上面刻着"光和三年制",竟是三十年前的老砖。这些夯土砖经年雨水侵蚀早已酥软。
三千夷洲兵已经被黄忠分作三队:一队修补城墙,二队清理街衢,三队于四门设卡。黄忠褪去铠甲,亲自指挥调度。丹阳郡的位置,在来之前黄忠就深入研究过,位置好,但是风险也大,说是四战之地也不为过。
除了丹阳郡城外几条河流大江可以用来隔江而守以外,基本上算是平原,无地利优势。所以快点恢复城防和治安是黄忠最急迫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一个老工匠颤巍巍地说:"这些砖石还能用,只是需要重新砌筑。不知道老汉我加入,将军能不能管饭食。"
黄忠点头,心中是求之不得,连忙笑着回道:"放心吧,老师傅,只要你来修,饭菜管饱,老师傅就从城墙开始修。如果老师傅愿意,还可以带些青壮乡亲们一起来搭把手,轮班干活每日管两顿饱饭。"
老工匠一听,脸上焕发了生机:“好,好,好,老朽这就去招呼人去。”
很快,城墙上响起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士卒们和丹阳郡内本地的百姓们将散落的砖石重新垒起,用泥浆和石灰填补缝隙。黄忠每日必到工地巡查,同时看向东方的海面,急切的等着来自夷洲的帆船。
相比城墙的修缮,城中治安也是个难题。粮荒之下,偷盗案件频发让维持治安的夷洲士兵疲于奔命。被逼的不行的黄忠只好下令:"凡偷盗者,杖二十,罚修城墙三日。"
同时,黄忠命人在城门口设粥棚,每日施粥两次,用来施粥的粮食是自己从夷洲带来的军粮。老于军伍的黄忠知道,别的什么都好说,可是饿肚子会让一个最老实的人化身为厉鬼,所以基本的生存必须要保证。
"将军,"副将提醒,"我们的存粮也不多啊,这样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