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文臣皆可杀!

第二百零二章:好哇,都是咱的好儿孙!

“哼,恐怕连鬼都不信!”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信誓旦旦!

作为马上征战的开国皇帝,他太清楚在同等装备下,人数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了。

翻开史书,古来以少胜多的战役,拢共才有多少?

能排上号的,无非是官渡之战,东晋的淝水之战,以及老朱对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等等。

案例之稀少,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至于仅凭八百人,不靠任何外力的帮助下,能从北方一路杀到东南腹地,并造反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朝廷大军几十万,就算伸直了脖子让燕王砍,也能将那八百人活活累死!

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兵书中早就载有明文,自古皆然。

这和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还不一样,那仅限于皇子间的相互争斗,即使抽刀见血,波及的范围也不会很大。

靖难之役,可是实打实的战争。

动辄几万,几十万人的大交锋,比拼的是底蕴内力,看谁能耗得起。

一两场胜利,决定不了战争走向。

老朱想知道的是,朱允炆拿着他留下的几十万家底,本钱雄厚,是怎么丢掉皇位,下落不明的?

如果未来真的发生了,只能说这个孙子庸弱无能,不堪大用。

“老家伙,快别卖关子了!”

“赶紧说说,咱家老四是如何取胜的?”

“靠八百人造反上位,放到哪个朝代里,都是不可能的!”

能够预知未来的走向,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有着不小的诱惑力,迫切的想要知道细节。

一时兴起,老朱竟然忽略了燕王造反的正当性。

“严格的说,并不复杂。”

“整场靖难之役,北方百姓和朝中的武官勋贵,基本站在燕王一边,明里或暗里的提供帮助!”

“所以,才造就了你家老四,军事生涯中不可能的神话,流传后世!”

闻言,朱元璋仍然觉得迷雾重重,难以明状。